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病逝 享年88岁

2012-5-1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19| 评论: 0

简介:2012年5月14日晚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京去世,享年88岁。罗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5月2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病危辞世,来不及留遗愿 罗哲文是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 ...

2012年5月14日晚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京去世,享年88岁。罗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5月2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


病危辞世,来不及留遗愿

罗哲文是著名的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研究所原所长、国家文物局离休干部。罗老最初是因前列腺问题住进医院,此后情况不太好,住进了重症病房,已经有一个月,“他被插着管子,探望都只能隔着玻璃,最终也来不及留下什么遗愿。”

“他愿意带着年轻人一起做”

罗哲文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对此,中国长城学会常务副会长董耀会告诉新京报记者,罗老为长城事业奋斗了60年。今年4月28日,中国长城学会还专门举行会议祝贺罗哲文先生长城研究60周年。

在董耀会的印象中,罗老是位忠厚长者,对事业兢兢业业,对晚辈也很爱护、支持,自己从事长城研究就是在罗老的指导下进行的。董耀会指出,上世纪80年代长城研究还停留在本体研究上,但罗老提出要将长城研究进行深入,与国家民族相连。在罗老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了长城学理论问题的文章,“罗老是有想法了以后,愿意带着年轻人一起做。”

弟子忆恩师 情系大运河

在人生最后的八到十年,罗哲文的名字一直与大运河联系在一起。如今,罗哲文的助手和弟子齐欣正在为老师的这一梦想而继续努力。目前,杭州段遗产小道的田野考古已基本结束。“杭州段有一段22公里的大运河小道非常美,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未来能呼吁把它命名为‘罗哲文小道’,也算是对老人当年推动大运河申遗的一种纪念。”齐欣说。

关于罗哲文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专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罗哲文每天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此外,“大运河申遗”,最早也是罗哲文和一些老政协委员倡议的。近几年也在积极推动蜀道的申遗和保护工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