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世界现代建筑系谱纲要
《世界现代建筑系谱纲要》封面
近日,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刘文豹新书《世界现代建筑系谱纲要》(以下简称《系谱》)出版,该书将全面呈现在现代主义建筑自萌芽至今额发展,为你还原一个相对真实和完整的世界现代建筑史。 在《系谱》中,共收录了305位近现代建筑师,涵盖欧洲和北美。书中将详述他们的生平、教育背景、师承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等多方面线索,将其概括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网络,呈现出一个大视野下的“现代建筑师系谱”。以往世界现代建筑史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几位代表性的建筑师或理论家上,这种研究的弊端在于忽略了对当时大批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建筑师的研究,而该书尽可能地还原当时诸多建筑师共同的工作状态和实践活动,根据地理区域作为章节的划分,重点考察世界各国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将大量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编制,形成系统的建筑师系谱表。
刘文豹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建筑评论家。在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主要从事“建造基础”、“设计初步”、“小别墅设计”、“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讲授《现代建筑史》理论课程。除教学工作以外,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现代建筑的系谱纲要”,并保持对世界聚落研究的兴趣。
导言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在欧美国家产生与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对现代建筑产生与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八十年代初,受文献资料的局限国内对现代建筑的介绍相当有限,例如:1980年童寯老先生发表现代建筑史著作《新建筑与流派》,接着198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同济大学主编(陈志华教授执笔)的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四年后,童寯先生著作《近百年西方建筑史》一书。 从九十年代开始,出国留学的建筑学生以及去国外考察的建筑师越来越多,人们逐步开始全面了解欧、美现代建筑以及现代建筑产生与发展的那个辉煌时代。此时,国内的现代建筑书籍和文献也陆续获得出版。1998年,清华大学教授吴焕加先生的著作《20世纪西方建筑史》出版。第二年,美国学者王受之先生的著作《世界现代建筑史》在国内发行。东南大学刘先觉等教授翻译了意大利学者曼弗雷多·塔夫里与弗朗切斯科·达尔科的著作《现代建筑》(出版于2000年)。张钦楠等先生翻译了美国学者肯尼斯·弗兰姆普顿的著作《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2004年出版)等等。这些读物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不同的学者在世界观和研究方法上有差异,甚至研究立场也存在分歧。这种对现代建筑“差异的解读”本身给我们以想像的空间。通常人们将“现代建筑”看做一个具有强烈的时间阶段、具有特指含义的概念。时间跨度为19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然而人们又常以一种“现象史”的视角,描述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即在“时间”的框架内将各种“事件”先后罗列。这样历史就被分隔为几个不同阶段,各阶段相继出现一些事件、建筑流派、建筑师及其作品等等。由此,现代建筑的产生、发展、转变与消亡看起来就顺理成章了。肯尼斯·弗兰姆普顿先生则提供了另一种解读的视角。他将整个建筑史切分成一个个独立(平行)的篇章,每个篇章以相对完整的建筑思想、信仰以及相关人物构成,各篇章集合起来形成整体,构成一种即断裂又相互关联的历史。 历史是人创造的,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是现代建筑风格、流派的历史,更是建筑师创造性活动的历史。对于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来说建筑师的个人经历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关注建筑师及建筑师系谱也就成为现代建筑史研究的一种独特视角。 本书以现代建筑师与地理区域为背景,重点考察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试图建构一种阅读世界现代建筑史的新方式。在十九世纪,欧洲各国家逐渐形成以单一民族为国家主体的政治格局。到了二十世纪,民族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下,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思想、生活状况等等都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对各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具有显著影响。本书主要考察欧洲大陆和美国的现代建筑师,他们出生于18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些建筑师的在其职业生涯中直接参与世界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而一战之后出生的建筑师,他们的创作的核心时期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不是本书关注的焦点。 通常人们仅关注少数几位现代建筑大师,然而只要我们稍深入了解这一段历史,就会惊讶的发现“现代建筑”具有难以置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二十世纪初至中叶,这短暂的几十年中间,欧美国家涌现出一大批有思想且勇于实践创新的年轻建筑师。笔者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收集到305位建筑师(欧洲建筑师共254位,美洲建筑师有51位),充分了解其生平及创作情况。接着以地域和国家的不同将建筑师进行分类,并按照建筑师出生年代进行先后排序。这些建筑师分别属于18个欧洲国家:瑞典、芬兰、丹麦、俄罗斯、波兰、捷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此外,还涉及到美国。对于波兰、匈牙利、爱尔兰、葡萄牙这四个国家而言,笔者查阅到建筑师人数和资料都很少,由此不做探讨。最后,笔者将建筑师的生平简历等信息以表格的方式编制成建筑师年表。因为表格的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和可比性强等特征。对于清晰呈现大量信息,并且进行观察、类比、对比或者分析研究,它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建筑师年表编制的年代范围限定于1850年至1980年。年表的水平方向为时间(年代),纵向为建筑师。 如果按照地理上的习惯,我们可以将欧洲大陆划分为五个区域: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而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区域就是北美洲。由此编制成的各国建筑师年表,南欧有意大利、西班牙;西欧有英国、荷兰、比利时、法国;中欧有捷克、德国、奥地利、瑞士;北欧有瑞典、芬兰、丹麦;东欧有前苏联。最后是北美洲的美国。可以按照查阅到的建筑师人数多少排序为:中欧(85位)、西欧(62位)、北美洲(51位)、南欧(49位)、东欧(30位)、北欧(28位)。如果我们更多的考虑区域内各国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互关联,由此就可以形成本书的篇章顺序: 中欧:奥地利(9位)、捷克(13位)、德国(58位)、瑞士(5位) 西欧:比利时(4位)、法国(18位)、荷兰(14位)、英国(26位) 东欧:前苏联(30位) 南欧:西班牙(13位)、意大利(36位) 北欧:瑞典(7位)、芬兰(16位)、丹麦(5位) 北美洲:美国(51位) 建筑师年表以理性的方式呈现过去,它需要我们解读和阐释,并有助于还原历史原貌。笔者对各国建筑师年表的解读从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概括该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接着对该国建筑师流派进行归纳,第三是通过年表比较和分析建筑流派、建筑师或者建筑作品,最后推荐值得关注的建筑师或建筑作品。本书内容以欧美各国现代建筑师年表的解读为基础,介绍了一百五十多位欧美现代建筑师的生平与建筑创作。文章涉及的中欧建筑师有32位、西欧建筑师35位、东欧建筑师17位、南欧建筑师23位、北欧建筑师19位以及北美建筑师共31位。在探讨各国建筑师谱系时,笔者以建筑师的出生地点、教育背景、师承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等多方面线索,将这些建筑师概括成一个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视野下的“现代建筑师系谱”。它们由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建筑师差异性的构成。这些建筑师系谱有的趋向独立,有的互相重叠,共同编织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现代世界。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