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未来居住建筑设计论坛举办

2012-3-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77| 评论: 0

简介:现场论坛 2012年3月7日,未来居住建筑设计论坛在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举办,中日多位住宅设计方面的专家就中国目前的居住形态和未来中国住宅的设计走向问题站来探讨,力求探索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设计 ...

现场论坛

2012年3月7日,未来居住建筑设计论坛在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举办,中日多位住宅设计方面的专家就中国目前的居住形态和未来中国住宅的设计走向问题站来探讨,力求探索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和设计技术。论坛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高级建筑师赵磊策展,副总建筑师曹薇主持,北京市勘察设计测绘管理办公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
论坛一开始,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李耀刚总经理介绍了设计院主办这次论坛的初衷。他认为中国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因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住宅设计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因此设计单位对于住宅设计的研究和对未来居住方式的探讨尤为重要。
在论坛中,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首先发言。他依托于对年来对于中国居住建筑的研究,指出了目前住宅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建筑使用寿命远远少于设计寿命,住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被居住者反复修改房间布局,上下水管道及电线带来的漏水停电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成因,刘东卫认为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此外还有由于涉及、施工、管理维护等方面造成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刘东卫认为中国建筑师应加强住宅设计的研究,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理念。


主持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曹薇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李耀刚总经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特聘研究专家、日本建筑师加藤多加年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开彦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兼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主任叶大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特聘研究专家、日本建筑师加藤多加年介绍了日本自二战之后的住宅设计的演变。在战后,日本陷入一片废墟,为了民众居住要求,日本建设的大量住宅。并经历了多种类型的演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逐步实现了钢混技术、轻钢结构、框架结构等类型住宅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实现了从标准设计到体系设计的转化。杂进入80年代,因人口的老龄化,开始了老年住宅的研究。日本的住宅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城市住宅,具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
随后,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高级建筑师赵磊介绍了她在2011年参加东京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情况,包括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安藤忠雄等建筑大师的演讲。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开彦以“绿色居住、低碳行为”为主题介绍了以低碳为指导下的住宅设计。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兼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主任叶大华,介绍了香港的公租房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刘晓钟工作室副主任王鹏介绍了他们对于公租房设计的一些研究。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