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汤玛斯·普赫尔设计建筑事务所的华沙交响大剧院

2012-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96| 评论: 0

简介:2009年奥地利的汤玛斯·普赫尔建筑事务所(Atelier Thomas Pucher)击败了剧院设计专业户Zaha Hadid,赢得了华沙大剧院Sinfonia Varsovia的国际竞标。 “设计就是最大限度地把握住项目本身及项目所在之‘场所 ...

2009年奥地利的汤玛斯·普赫尔建筑事务所(Atelier Thomas Pucher)击败了剧院设计专业户Zaha Hadid,赢得了华沙大剧院Sinfonia Varsovia的国际竞标。

“设计就是最大限度地把握住项目本身及项目所在之‘场所’的精神,并通过对构成该项目及其‘场所’的独一无二的元素的深入探索与理解,创造出最适合的独特作品。”

占地20,000平米的华沙Sinfonia Varsovia管弦乐文化中心的基地所处位置原为兽医研究院,项目的设计保留了原址现有的五栋已长期处于冬眠状态的旧式建筑,并打造了一座犹如童话故事般的新巴洛克式大型庭院;整个文化中心包括一个拥有1,800个座位的交响乐大厅,一流的音响设备设施、宽阔的排练厅区域、商业设施、音乐工作室,以及为音乐家和旅行中的音乐爱好者准备的小型精品酒店。项目预算经费约为1.10亿欧元,预期2016年完工。

普赫尔的设计为项目提供了将剧院的需求与原址现有的历史建筑完美融合的精确解决方案;整个基地被包围在17米高的漂浮围墙中,在整个城市中形成了一个包围内部新巴洛克式公园的新的中心,形成了突出的安静区域,从而创造了剧院乐队演出的最主要需求——氛围化与戏剧化(ambience and drama)。整个公园既是环绕剧院的开放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建筑的“围墙”,将剧院及其氛围清晰地加以界定,使其得以明确地脱离周边现有的城市肌理与氛围,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绿洲。

包括所有演出功能的排练区域及交响乐大厅都漂浮围墙围起,其中围墙底部据地面高3米,最长跨距为140米,没有立柱,浮动在剧院大厅之上的围墙利用其下部的空隙将外部的公园无缝地扩展延伸到建筑之中,同时围墙顶部为观光廊道,墙体内部建有暗室及通往墙顶观光廊道的隐蔽暗梯,各种元素旨在创造出犹如中世纪童话般的神秘感与浪漫氛围。

音乐厅的设计则在声学上首次融合了传统竞技场式(也称酒庄式)音乐厅以及鞋盒式音乐厅的设计理念,将两者的优点进行了创新地结合。传统的鞋盒式音乐厅有着绝佳的音响效果,但视觉效果不好;而竞技场式虽然由于得以环绕舞台布置座位而视觉效果极好,但是在音响效果方面表现并不突出。

Sinfonia Varsovia音乐厅采用了长方形的外形以及理想的声响距离,并在其中添加了似乎布置自由的流线型独立式阳台,为听众提供了绝佳的视角,从而融合了竞技场和鞋盒大厅的优势。阳台呈三维流线装,与长方形空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使得音响设备在操作时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与另外一种风靡一时的类型相比(酒庄式)相比,该音乐厅有着坚实、短距的优势;而音乐厅的体积也特别合适小型交响乐管弦乐队以及室内管弦乐队演出。对观众而言,这意味着每个听众都能够更近地贴近管弦乐队,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身临音乐之中”感受。

关于本项目令人瞩目的“墙”这一设计元素的概念,正如当地的建筑评论家所强调,构成该方案浮动框架的‘墙’,不管作为实物还是概念,都在波兰历史、华沙犹太人区、柏林墙和铁幕等的历史背景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含义。因此,这一浮动框架的设计远非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美学特征,而是在设计师融合项目所在场所的精神、城市氛围、历史背景和文化方面种种根深蒂固的特性而得到的能够最佳的代表/ 表现这一项目本身的重要概念元素。









感谢网友Josephine同学的投稿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