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国际研讨会
2011年10月27日至2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芬兰阿尔托大学共同举办的《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为探讨可持续设计新思路搭建一个观点交锋、新知发散、经验共享的思想交流平台,探索艺术设计的“持续之道”。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钱易院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和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郑曙旸教授,芬兰驻华使馆新闻文化参赞溥明睿、广州北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麦玉团等分别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鲁晓波教授主持。
会议的研讨活动包括八位特邀嘉宾的主旨演讲和A、B、C、D、E、F六个主题论坛。组委会邀请了欧洲、美洲和亚洲对可持续设计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作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主持人。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郑曙旸教授;阿尔托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拜卡·髙勒文玛(Pekka Korvenmaa)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周浩明教授;米兰理工大学的艾佐·曼梓尼(Ezio Manzini)教授;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佩妮·邦达(Penny Bonda)主席;阿尔托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多勒卡·盖诺宁(Turkka Keinonen)教授;东京大学的难波和彦(Namba Kazuhiko)教授;和米兰理工大学的卡罗·维佐里(Carlo Vezzoli) 教授。会议另设6个分会场,6个分会场的主持人分别是:来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董伟教授;同济大学的娄永琪教授;清华大学的刘新副教授;清华大学的付志勇副教授;同济大学的万书元教授;湖南大学的邱灿红教授。6个主题论坛将围绕如下分论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可持续设计教育;全球化背景下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与对策;文化与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设计方法论;服务设计;商业与可持续设计;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
另外,芬兰驻华大使馆、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结合本次国际研讨会举办了一个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工作坊。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下设有“可持续社区技术”计划,旨在鼓励与设计、建造和维护可持续与高能效区域和建筑相关的技术,特别是提高建筑和社区的能效以及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自数年前开始支持芬兰企业在中国推广生态城概念,希望藉此将芬兰的可持续技术引进到中国来。在数年的实践中,芬兰相关企业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经历了成长,也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其中突出一点体现在具有超前意识的可持续技术与现存规划标准、建筑标准之间的冲突。故此,芬兰驻华大使馆、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特举办“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工作坊”,希望藉此机会汇集国家创新机构(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建筑行业企业(芬兰公司)、研究机构(芬兰大学)人员与中国专家进行研讨。工作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拟邀请3位专家做简短报告(15分钟),涉及领域包括1)可持续规划&设计行业标准制定方面的专家;2)建筑可持续规划设计专家;3)在中国运营的芬兰公司的建筑行业咨询师。他们会介绍在各自领域的实践。第二部分——分组讨论,就以下三个议题:1)经济可持续性;2)社会可持续性;3)环境可持续性进行讨论,重点在于建筑环境可持续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应对办法。
“可持续之道”研讨会的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 这个主题是从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中延伸出来的,“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2009年正式启动,前两届学术月活动分别关注“理论体系建设”以及“交叉学科创新”,为配合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思想,以及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关于“加快国家及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重要精神,第三届“清华国际艺术·设计学术月”则把目光聚焦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以“设计产业园区”为代表的设计产业集聚性发展,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