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 明日之星】青年建筑师访谈之黄元炤:失去的一百年

2011-7-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8| 评论: 0

简介:2011年7月13日下午,建筑观察者、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黄元炤接受了筑龙网专访。这也是筑龙网“明日之星——青年建筑师访谈系列”的第一辑,此后将陆续采访国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力求展 ...

2011年7月13日下午,建筑观察者、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黄元炤接受了筑龙网专访。这也是筑龙网“明日之星——青年建筑师访谈系列”的第一辑,此后将陆续采访国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力求展示中国75后的建筑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和建筑师的研究者,在潜心钻研了数年之后,黄元炤近期推出了他的第一个研究成果——《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这部书介绍了20位活跃在当今建筑界的中青年建筑师。他首先介绍了书名的含义,“当代”本来是历史研究者的一个时间限定,但是在他看来中国建筑学中的“当代”。他认为中国建筑具有当代建筑的特征,其实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年间,所以中国的“当代建筑”和“当代建筑师”,指的是这三十年间在中国建成的建筑和活跃的建筑师。

这些建筑师中既有在文革之前完成了自己的建筑教育,并且参与到培养新建筑师的老一辈建筑师,如关肇邺、戴复东、何静堂、程泰宁,也有文革之后进入大学、开始学习建筑的建筑师,相对来说,后者是当代中国建筑师中的新生代,“青年”在这里不仅含有时间意义,更有一种时代意义——青年并不是一个年龄的称呼、年纪的表征,代表的是一个世代的界定、世代的宣告,建筑活动与项目的成熟表现,也具有传承与接续的含义。这些建筑师,正是这部书的研究对象。
这20位建筑师的选择其实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也是千差万别,他们还有不同的设计风格,但是却都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建筑语言,都有较多的建成作品可以实践自己的建筑理论,作品达到成熟的阶段,有一系列长时间的作品的积累,作品形成在社会上的意义与价值,建筑思想与表述拥有当代建筑界的话语权,社会上的活跃与地位已达成。而其中很多人对于中国现代建筑的也都具有不同的重要意义。他们能够代表现在中国建筑师中很大一部分的实践和生存状态,对于研究中国建筑师这个群体来说,具有象征作用。黄元炤更希望能够通过完整还原这些建筑师的奋斗历程,能够激励建筑学生和青年建筑师,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坚定地走下去。

采访过程筑龙网全程记录,视频将于今日发布。

相关链接

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