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十年”评委评选结束 五强作品诞生
简介:筑龙独家 2011年5月22日,“中国·建筑·十年”建筑创作回顾与评选活动评委评选环节终评会议在筑龙网召开,经过一个下午的评选和辩论,评委评选的五强作品诞生。 这五项作品分别为Plasma studio设计的漂浮花 ...
筑龙独家 2011年5月22日,“中国·建筑·十年”建筑创作回顾与评选活动评委评选环节终评会议在筑龙网召开,经过一个下午的评选和辩论,评委评选的五强作品诞生。
这五项作品分别为Plasma studio设计的漂浮花园, 隈研吾设计的瑜舍酒店,马岩松设计的胡同泡泡32号,刘家琨设计的胡慧姗纪念馆和大舍建筑设计的夏雨幼儿园。
在本次活动的五位评委,王明贤、黄居正、齐欣、徐卫国、王昀看来,这五项作品都分别代表了过去十年中国建筑的某一类型,更对今后十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Plasma studio设计的漂浮花园
【评委评语】这个项目采用了当今最前沿的参数化设计思想,对于建筑场地、人群等都有精到的分析,能够代表参数化作品设计的成就。
![]() 大舍建筑设计的夏雨幼儿园
【评委评语】这个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合院的建筑形式,无论在空间还是色彩上,都有所创新。
![]() 马岩松设计的胡同泡泡32号
【评委评语】这个建筑展示了建筑师对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观念,而且是年轻建筑师设计的,值得鼓励。
![]() 隈研吾设计的瑜舍酒店
【评委评语】这是近几年来最喜欢的一个建筑,具有高度的原创性,而且作品的完成度很高。
![]() 刘家琨设计的胡慧姗纪念馆 【评委评语】胡慧姗纪念馆这个作品是建筑师摒弃了一切建筑设计手法,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建筑。
按照“中国建筑十年”评选细则,这五项作品将和网络投票产生的五项作品成为本次评选活动的最终获胜作品。
此前经由网络投票,网友评选的前五强作品已经诞生,分别是刘家琨的胡慧姗纪念馆、李晓东的福建平和下石村的桥上书屋、大舍建筑的上海嘉定新城幼儿园、都市实践的土楼公舍和隈研吾的三里屯Village。>>详细
这些作品中,胡慧姗纪念馆得到了评委的认可,在网络投票部分更是高居榜首,充分说明中国建筑师对于人性的关怀在这十年中的觉醒。另外,大舍建筑和隈研吾分别有不同作品入选评委评选和网络投票环节,可见他们作品对于中国这十年建筑的影响。
按照本次评选活动指定的评选细则,评委评选环节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活动所有参与的近400项作品中选出入围作品,数量约占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第二阶段则是在这十分之一中选出最终获奖作品。这五项作品将与网络投票的前五强,共同成为本次评选活动的最终获胜作品。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本次活动的五位评委对所有参与作品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评选。他们采用独立评选的方式,在全部的400项作品中选出了93项作品,然后再从93项作品中选出35项入围作品,约占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
这35项作品,既有建成于2001年的鹿野苑博物馆,也有在2010年建成的广州塔;既有金陶村村民活动室这样小体量的公共建筑,也有土楼公社这样的大体量居住建筑;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也有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于现代设计的探索。建筑师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籍;既有成名已久的著名建筑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建筑师。所有的作品都统一在“感动与思考”这一评选原则下,可以说涵盖了这十年中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包容性。
附附:35项入围作品名单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