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绿地集团在北京绿地中心举办了主题为“绿色建筑,叩开地球生态平衡之门——绿地集团绿色建筑技术分享会”,吸引了来自北京20余家关注生态环境建设的媒体积极参与。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住宅院)科研中心主任李庆平受邀出席活动。 绿地京津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技术部总经理许茗劼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多年来绿地在绿色建筑领域投入了巨大精力,也收获了良好声誉和市场价值。开发的绿色建筑总量始终在行业里处于前列,尤其是商业办公产品,例如上海的集团总部、望京绿地中心、石景山绿地环球金融城等项目都是典型代表。” 在本次分享会上绿地集团绿色产业化中心总监陆璐,北京住宅总院集团北京住宅院科研中心主任李庆平,上海誉德集团监事、誉德生态技术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尹琰琰一起针对绿色建筑、LEED、WELL等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市场、机制等手段更快速的推动建筑用能体系在中国房地产及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就此话题与众多媒体记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绿地京津冀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北京住宅院技术部总经理许茗劼提到的石景山绿地环球金融城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三星级标识并正进行运营三星级标识认证,北京住宅院作为该项目的绿建顾问单位,将为您开启石景山绿地环球金融城项目的绿色建筑技术分享之旅。 石景山绿地环球金融城项目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从建筑运营出发,考虑其设计内容为建筑运营服务。 不仅体现在能耗方面,还从使用者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出发。 总之此项目是结合建筑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将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技术亮点 1、海绵城市的缩影 项目建筑增加室外透水的方式有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下沉式广场绿化、透水铺装、蓄水池等方式; 其中屋顶绿化面积比例49.07%,透水铺装70%,场地年综合径流系数0.23,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 2、建筑用能秉着“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原则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性能,优化建筑采光布局和自然通风布局。 采光通过下沉广场、导光管措施来改善地下室内环境的天然采光; 高性能建筑用能设备降低主动用能能耗(建筑节能率14.07%),高效照明设备,热回收系统(投资回收期1.31年),暖通空调设备(设备能效提高10%以上); 建筑热源采用热电联产热源形式,生活热水热源由市政和太阳能提供; 3、项目水系统采用中水水源、高效节能器具、微喷技术 冲厕、绿地浇洒、道路及车库冲洗采用中水水源,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62.8%; 高效节水器具节水效率1级; 绿化浇灌采用微喷,道路、车库冲洗采用高压清洗水枪,覆盖率100%; 4、建筑形体规则,在节材设计上对地基基础和地下室梁板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 高强度钢占98.28%,高耐久性混凝土66.58%,可循环建筑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1.96%,装饰性构件比例0.43%; 施工图设计时采用BIM技术进行基础模型搭建、管线碰撞检测、工程量统计、期间进行管线优化、整体考虑并做局部调整; 5、绿色运营 工程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对水、电、热等能耗进行计量、分析,有效监测建筑内能源消耗; 照明用电按楼层计量,各层层箱处设置分电能表,电梯、给排水、中水、景观、弱电、消防等设备用电由变配电室电能表计量、空调用电按空调室外主机、室内新风机、制冷机组等主要设备设置电能表,并将数据传至中控室; 照明系统的定时、分区控制,楼梯间的声光控制以及其他部位的就地控制等; 地下车库的错时停车机制,方便附近居民停车,也提高车库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