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至台湾,南至香港,西至新疆喀什,北至古都西安。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审评委们的实地考察线路可谓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近日,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入围作品考察工作正式宣告结束,前后耗时近1个月。与此同时,公众网络票选也已结束,在极为苛刻的投票条件下,不少作品仍录得几千张公众投票。

评委王骏阳(左)、赵辰(中)在考察新疆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工程。
东至台湾,南至香港,西至新疆喀什,北至古都西安。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终审评委们的实地考察线路可谓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近日,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入围作品考察工作正式宣告结束,前后耗时近1个月。与此同时,公众网络票选也已结束,在极为苛刻的投票条件下,不少作品仍录得几千张公众投票。 这是国内首个对建筑作品全部实地考察的建筑奖。评委们表示,建筑作品评选告别“纸上谈兵”,公众参与和评委实地考察令奖项评选更有意义。
3天辗转4个城市考察
12月4日,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12月5日,西安至乌鲁木齐,再转道喀什,考察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项目。12月6日,深夜返深。评委们3天内辗转于南北方4个城市,这只是实地考察项目的行程之一。整个考察过程自11月中旬开始,12月9日结束。 远在台湾的评委夏铸九用脚步丈量作品。11月30日,台湾津梅栈道考察现场。夏铸九与设计师一行由宜兰市鄂王里杨士芳纪念陵园开始,沿着弯曲巷弄步行至宜兰县社福大楼,再由社福大楼的西堤屋桥跨过环河路到宜兰河西门堤防,到达津梅栈道,然后由宜兰河北岸折回。“实地考察建筑作品,这一做法确实必要。适当访谈地方实际使用者、业主或赞助者,考评效果会更好。”夏铸九说。 据了解,此次入围作品分布在天津、西安、新疆、香港、台湾等多个城市,所以大奖评委多半时间都在路上,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考察时被考察项目的设计师也必须在现场,带着图纸、资料等向评委阐释设计理念及实现过程。
内地首个实地考察作品的建筑奖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总策划人赵磊介绍,此次入围大奖的建筑作品评委全部进行了实地考察,7个终审评委均参与其中。除了台湾项目委托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所长夏铸九一人实地考察之外,其他项目都有2个以上评委实地考察。 为何必须实地考察?评委们表示,了解建筑使用者的意见是评判建筑的重要标准。中国建筑传媒奖是国内首个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实现公民参与的建筑奖,对入围作品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使用者意见,这在同类奖项设立中是首例。 大奖终审评委、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表示,每个评委被要求深入到现场去考察项目,这点非常值得鼓励。正因如此,评奖在组织工作上难度更大。“国内大部分奖项是没有这个环节的,大家只是根据图纸资料来评选。在我参与的建筑奖中,只有台湾的远东建筑奖做到了这点。”崔恺说。 该奖终审评委会主任王骏阳也表示,中国建筑传媒奖是内地唯一一个需要评委实地考察作品的建筑奖。实地考察这一过程虽然比较耗时耗力,但这对评委和评选过程是必须的。实地感受与照片呈现不一样,它涉及到环境、建筑细节及现场与人交流等方方面面,由此获得的信息令我们对建筑作品的评判更全面、丰富、具体,因此得出的结论也更具说服力。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总策划人赵磊表示,中国建筑传媒奖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建筑奖,“我们希望做最严肃、最能反映建筑真实评价的奖项,摒弃有观感但不实用的建筑作品。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口号是‘走向公民建筑’,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参考建筑使用者的意见,而不是仅仅从照片来判断建筑作品设计如何。”
入围作品考察
天津中新生态城公寓 考察时间:11月20日 考察评委:崔恺、孟建民 项目介绍:为解决天津中新生态城6000建筑工人居住问题而兴建的临建“民工板房”,自成体系。公寓内配套有完备的商业和娱乐实施,每个独栋公寓均设置了独立盥洗室及太阳能淋浴间、独立厨房、餐厅、服务后院,并为工人提供了安静怡人、环境优美的交流、运动、娱乐场所的内院。公寓采用太阳能淋浴热水及路灯,并采用轻钢活动板房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降低了造价又环保。建筑工人表示,这里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他们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一分子。 入围理由:它从细微处体现了开发区决策层对“工蜂”们的人性关爱。
天津张家窝镇小学 考察时间:11月20日 考察评委:崔恺、孟建民 项目介绍:这是一所有48个班级2160名学生的小学,2010年9月投入使用,被师生评为是一个“有意思的房子”。整个建筑最富活力的空间在于二层设有一个共享的交流平台。它像三明治一样被一层和三、四层的普通教室夹在中间,这使空间功能在使用上得以最大化。而教学形式相对自由、师生之间交流互动最为频繁的专业功能教室,则成为这个平台的功能载体。平台通过一个中庭在顶部获取自然光,加强自然通风,并延伸出室外,和南侧的一层绿色屋顶平台相通,成为连接建筑各部分和教学楼前后景观的一个中心枢纽。 入围理由:着眼于教与学的互动方式,充满了空间的趣味性和跳跃的色彩。
台湾津梅栈道 考察时间:11月30日 考察评委:夏铸九 项目介绍:在宜兰旧城的西北边,津梅栈道串连宜兰旧城巷弄和北岸津梅田野。生长良好的花草和爬藤植物蔓生至桥体四周,栈桥隐身于绿意之中。自动滴灌和喷雾系统让水汽如云彩一般,包围穿行的人们。栈道两边,宜兰河两岸绿草如茵绵延不断,中间还有全岛风行的自行车道;绿草中散落一些大石块,是纯天然的坐椅;桥下容易造成阴暗感的空间,因装置了秋千,而更像一个童年的秘密基地;靠路桥的一边栽有爬墙类的植物,半人高的围墙能阻挡恐高症患者的恐惧。 入围理由:胜在人性化的设计,人们不用走在狭小桥面上与机动车争道,能自由行走而免于车辆急驶而过的恐惧。
香港钻石山火葬场 考察时间:12月1日 考察评委:孟建民、严迅奇 项目介绍:新火葬场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采用灵堂和平台花园中轴对称布局。在悼念仪式经过的路径中,设计着重给来送别的亲友一个静思的空间。同时,从灵堂的天窗和窗户引入天然光线,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融而为一。特意分开的各灵堂出入口,避免不同离世者的亲友因哀伤情绪而互相影响。 入围理由:为离世者和送别者都提供了一个平静、祥和及庄严的环境,其平衡、平实、平静的风格,环保的设计,体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
大唐西市博物馆 考察时间:12月4日 考察评委:王骏阳、栗宪庭 项目介绍:西市博物馆是内地首座由民间资本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在唐代长安城“西市遗址”上修建而成。在原有道路、石桥、沟渠和建筑等遗址的基础上,将隋唐时期长安里坊的棋盘布局重现于世人眼前,立体地还原了唐西市历史街道的空间感受。文化的肌理渗入设计的理念,建筑物无论是从空间布局还是色彩选择上,充满质感地表现了隋唐长安城的恢弘气势与城市建筑的深层文化结构。 入围理由:博物馆在展现民族文化地域性的现代诠释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它在大片唐风建筑群中个性突出,但不失与环境的对话与协调。
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工程 考察时间:12月5日 考察评委:王骏阳、赵辰 项目介绍:喀什高台民居老城区的改造工程是罕见的没有出现强拆而完成改造的项目。在这里,对每户居民进行一对一的逐个设计,尤其在后期装修中的屋顶、栏杆、楼梯、柱式、门窗等,更由住户亲自参与实施,让居民充分实现富有生活特征的家的理想。在改造方案中,街巷和住宅都尽可能地按原状恢复,尤其是对丰富多彩的庭院和装饰的保留。城区虽然拓宽和打通了道路,增加了广场,但为了保持老城区风貌的完整性,民居的原状肌理及巷道空间、每户的空间结构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入围理由:老城区改造打破了大包大揽的习惯做法,每户居民自己参与设计,充分实现富有生活特征的自己家的理想。
台湾88水灾原住民部落重建 考察时间:12月9日 考察评委:夏铸九 项目介绍:在88水灾原住民部落过渡房、永久安置房的兴建工作中,谢英俊发展的轻量型钢体系,通过简化构法和工具,使非专业的灾民也能参与建房,缓解灾后生计压力。只要在部落觅得合适土地,过渡房拆卸就可易地重装,不会产生建筑废弃物。这种开放性使建筑在日后保有很大的自由度,可随各自的经济条件与需求调动,最终呈现有规制却又不失原住民家屋多样化的风貌。同时,重建房还具有了高度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入围理由:它的建筑设计强调互为主体性,设计者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施工者、使用者皆可参与进来,不论是对建筑的想像,还是生活、文化、环境以及信仰,都有机会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