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民外科大楼封顶 为国内最大医疗建筑单体
今年7月18日,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工程主体结构顺利实现封顶,该工程是我市重大项目,也是我市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这栋总建筑面积10.35万平方米的大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医疗建筑单体,总投资5.94亿元,相当于目前已建成的市人民医院投资总和。而且记者了解到,这栋大楼实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先进理念,将所有病房全部安排在南向,采用全自然通风采光,更加适应深圳这种梅雨季节分明的沿海地区。楼里的设计还有什么精妙之处呢?该楼落成后对扩大人民医院发展有什么意义呢?记者近日走进了这栋外科大楼,先为市民提前探秘。 标志性景观建筑群 目前,由于外科大楼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所以外面套着的绿色的“防护衣”还没有脱掉。但是记者了解到,这栋外科大楼在建筑形象设计上打破了国内以往医疗建筑固有的模式,采用明快、简洁的设计手法和对比强烈的装饰材料,大楼主体建筑采用了深灰色石材墙面,搭配浅色玻璃幕墙。北面是整体的深灰色石材,南面铺设了大面积双层中空镀膜低辐射玻璃幕墙,具有良好的采光隔热性能,中间的裙楼部分则增加了木质幕墙与清水混凝土材质,通过色彩、光影、肌理的变化,塑造出全新的、与国际医疗建筑潮流接轨的建筑形式,使市人民医院成为罗湖区新的标志性景观建筑群。 据了解,这个项目于2006年12月18日该院60周岁生日的当天隆重奠基。随后,经过场地平整、楼房拆迁,于2007年4月正式动工开挖基坑,期间施工方克服了深基坑施工、土方工程量大、弃土困难、雨季对土方挖运造成不良影响等困难。 2007年12月,主体建筑正式开始建设。据介绍,由于这块土地属于原卫校旧址,周边紧邻医院、商场和居民楼,周围道路人流、车流量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医院和居民的影响,施工方利用有限的场地条件,加快转运材料,为工期的按时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间间病房都朝南 “户户朝南”,这个在商场楼盘经常看到的广告语,在这个医学建筑上得以呈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楼的A、C区病房楼坐北朝南,外形方正实用,病房100%朝南,972张病床全部向南,通风采光良好。建筑庭院、屋顶绿化与室外绿化相呼应,在院区的每个角落均能欣赏到绿色的环境,“每一个病区都会设立一个病人活动室,突破目前病人住院只能天天困在病房里的现状”,体现出对患者的关怀。 3栋相连的大楼之间依据洁污分流、医患分区的原则设计,各区之间由两个封闭连廊将三部分建筑紧密相连,地下连通,便于设置更多的停车位,落成后将大大缓解目前医院停车难的问题。 在中间的B栋,安营扎寨的主要是9间特别洁净手术室、16间标准洁净手术室和8间一般洁净手术室、2间准洁净手术室等31间最先进的外科手术室,以及胃镜、肠镜、碎石室、X光造影室及DSA室等检查科室,将来病人可以实现足不出楼就能完成从挂号、看病、检查到住院、手术的全过程。 明年10月全部完工 现在,建筑工人每天都在抓紧对外科大楼进行装修,墙面、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风工程、电力工程等有条不紊地开展。整个工程计划于2010年10月完工。在后期施工阶段,市建筑工务署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努力把该项目建成精品工程。 而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透露,院方已经着手准备,一旦从建筑工务署接过外科手术大楼即马上进行精装修和医疗特殊装修。“预计2010年底,外科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拥有床位达900张,使人民医院总床位数突破2000张,成为广东省屈指可数的大型综合医院。”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市人民医院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创造绿色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大型综合医院。外科大楼的建成,使院区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并大幅提升医院的院区环境及医疗环境,从硬件建设入手推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