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泉州湾大桥:可抗八级强震
摘要: 摘要: 泉州湾大桥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如今,泉州湾大桥建成即将通车。泉州湾大桥为何如此受人关注?它又有何特点呢?今日,为您解析大桥各种特点,揭起泉州湾大桥的神秘面纱…… ...
摘要:泉州湾大桥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如今,泉州湾大桥建成即将通车。泉州湾大桥为何如此受人关注?它又有何特点呢?今日,为您解析大桥各种特点,揭起泉州湾大桥的神秘面纱…… 主塔上醒目的大桥名称![]() 泉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在即泉州湾大桥图片设计“两突出”●技术特点突出国内首创干拼组合梁 因为身处海洋环境,也给大桥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大桥设计方代表说,为了缩短复杂海域作业时间、降低施工风险和施工难度,大桥的主桥主梁采用节段干拼的钢-砼组合梁结构,工艺复杂、安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工艺为国内首创。干拼组合梁是在工厂预制好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拼接,这样无须高空现浇,降低抗台风风险,而且和常规的现浇接缝相比,每个节段至少能缩短三天。 “海上桥梁下部结构采用全栈桥施工,变海上施工为陆地施工,尽可能地减少现场现浇混凝土作业。”程德林说。 ●门面设计突出 “古海香韵”三柱式门形塔 建桥前,各相关单位、专家都对项目选址位置的地震、台风、海水等进行专门的调研、考察,最终确定了大桥的建设位置及建设方案。 泉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单位提供五个主桥桥型设计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古海香韵”的三柱式门形塔。桥塔造型简洁朴素又肃穆大方,寓意泉州兼容并蓄的人文性格。 泉州湾跨海大桥的主塔是三柱式门形塔,它是整个大桥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南北各一塔,塔高157.1米,相当于三座东塔或西塔的高度。双塔共用了288根斜拉索,别小瞧这些斜拉索,它们的承重力相当惊人,全长800米的主梁重量,就主要依靠这些斜拉索撑起。 建设“三宗最” ●长度 福建省目前在建最长的桥梁 泉州湾跨海大桥栈桥工程2010年1月1日开工,工程起于晋江南塘村,接泉州环城高速公路二期晋江至石狮段,止于惠安塔埔。大桥全长26.7公里,是福建省目前在建最长的桥梁,也是建设环境最为复杂的。 ●规模 泉州最大规模 跨海湾交通基础设施 泉州湾跨海大桥采用斜拉桥形式跨海,采用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成后能把隔海相望的泉州环湾城市群连成一片。这个项目对改善港口集疏运条件,促进泉州海湾型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海大桥是泉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跨海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泉州第一座跨海高速公路大桥。 ●高度 泉州最高的桥梁建筑 泉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标准高,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泉州湾跨海大桥设计时速100公里,其中主桥为双塔式分幅组合梁斜拉桥,主梁长800米,主跨跨径400米,主塔高157.1米,这也是目前泉州最高的桥梁建筑高度。 同时,44.57米的主跨通航净高,可保证5000吨级杂货船双向通行,万吨级杂货船单向通行。 ●防风 设计4.2公里风屏障 泉州多风,大桥位于我国的沿海高风速带,热带气旋是影响大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风速大、风况复杂。 “主桥设计了4.2公里左右的风屏障,减小横风对行车的影响。”程德林说,按照全国桥梁的规范行车风速为25m/s(相当于十级风力),若大于25m/s,桥、路就要禁止通行,高度越高,风速也就会越大,主桥的高度是最高的,风速也就最大,若陆地的风速达到25m/s,主桥的风速肯定会大于25m/s,设计风屏障是为了降低风速,保障主桥可以通行。 “越靠近主桥的挡风屏障的缝隙就会越小。”程德林说,他们之前有进行挡风专题研究,挡风屏障是由一条一条的水平排列,缝隙越小,挡风效果越好,靠近主桥的挡风屏障的缝隙就会越小。而在大桥主梁两侧则设置具有削风作用的风嘴。 ●防震 大桥抗震设防震级达8级 抗震能力对于大桥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大桥设计了个减震利器,让泉州湾跨海大桥结构抗震设防震级达到8级。”程德林说,保证8级地震后,大桥经过修复之后还能继续使用。 程德林告诉记者,有关部门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委托同济大学等单位专门进行地震抗震方面的研究。报告显示,大桥区域适宜建桥。设计时,大桥引起部分桥墩和梁间的支座采用双曲面减隔震支座,这个面就像一个球面一样,若有地震会将梁抬高,将动能转为势能,达到减震效果。 ●防撞 万吨级货船可单向通航 程德林介绍,为满足1万吨级货船通航要求,大桥通航净高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上应不小于44.6米。桥梁通航净宽按照5000吨级杂货船双向通航、1万吨级杂货船单向通航要求,并考虑夹角加宽值,主桥跨径设计为400米以满足通航净宽要求。 除了长主跨,大桥还暗藏防撞利器。它指的是主塔的施工承台(约4.3个篮球场大小),它不仅是索塔的施工摇篮,还是大桥防撞钢套箱,预防往来船舶对主墩碰撞造成的损害。防撞钢套箱作为大桥主墩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主体结构沉放海中。 ●防腐 海工混凝土大桥“软猬甲” 大桥处于海洋环境中,海洋大气及海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为了克服海洋环境的强腐蚀性,大桥使用了致密性好、耐久性好的海工耐久混凝土,这在福建省内是首次大规模使用。”程德林说,项目建设之前,他们就有对海水采样检验水中的氯离子,因为腐蚀主要是氯离子对钢筋的作用。 “跨海部分的桥墩承台都加装了不锈钢网片的保护层(7.5厘米厚),有了它,大桥的桥墩就像穿了一件软猬甲。”程德林说,主桥承台底面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措施;浪溅区以下墩身表面、墩身及现浇箱梁施工缝两侧各30cm范围内、承台顶面采用有机硅烷涂装;大桥外露金属构件采用防腐涂装,能适应海洋腐蚀环境。 数字看大桥 21.8万吨 泉州湾大桥使用了90万方海工砼,总用钢量包括钢筋16.6万吨和钢板5.2万吨,共21.8万吨。北京“鸟巢”的总用钢量约11万吨,泉州湾跨海大桥所用的钢材可以造约1.8座鸟巢。 100年 百年大桥泉州湾跨海大桥的寿命和“鸟巢”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样,均为100年。 两座鸟巢 投资额等于2座鸟巢,鸟巢的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泉州湾跨海大桥的总投资69.2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座鸟巢。 三座东西塔 泉州湾跨海大桥的主塔是三柱式门形塔,它是整个大桥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南北各一塔,塔高157.1米,为现今泉州桥梁建筑第一高度,相当于三座泉州著名的东西塔总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