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明清客栈新装亮相 下半城添三处美景

2008-12-1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96| 评论: 0

简介:昨日,位于渝中区下半城的谢家大院、明清客栈和胡子昂旧居修复完工,与湖广会馆连成一条线。这三处历史悠久的文物建筑,将于明日进行验收,为下半城再添新景。 市级文物成了危房 80多户居民搬出去 ...

昨日,位于渝中区下半城的谢家大院、明清客栈和胡子昂旧居修复完工,与湖广会馆连成一条线。这三处历史悠久的文物建筑,将于明日进行验收,为下半城再添新景。

市级文物成了危房

80多户居民搬出去

渝中区下半城有很多具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建筑,其中,太华楼二巷2号的谢家大院,太华楼一巷6号的著名爱国人士胡子昂旧居,下洪学巷23号的明清客栈,都位于湖广会馆老街区,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谢家大院和明清客栈均建于明末清初,胡子昂旧居也有近百年历史,很多国内外游客、摄影爱好者和驴友,常来此拍摄、怀旧。

这些文物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解放后,曾做过托儿所、公司宿舍、居民住宅等。

居民在狭窄的楼道里生火做饭,还用木板隔出房间,污水、垃圾随意乱倒。建筑内的雕梁画栋被油污、灰尘掩盖,一些砖、木梯、梁柱摇摇欲坠。

由于缺乏保护,乱搭乱建比较严重,这三处历经沧桑的老房子,被鉴定为危房。去年底,80多户居民搬出了三处老房子,今年5月,修复工作正式启动。

更换9米多高柱子

越南运来50根楠木

昨日,记者来到修复后的谢家大院,工匠们正在做最后的清扫工作。原来残破的老院子,已经焕然一新,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谢家大院是一栋两层建筑,黄墙灰瓦,屋内朱红、墨黑交错,富贵而大气。大门上,“宝树传芳”4个字依然斑驳,但已能清晰辨认,屋内四周的雕花显现出来,表层的金箔闪闪发光。

据介绍,谢家大院的建筑十分考究,大门、二门是两道石门。进入院内,一道镂空雕刻的“遮堂门”将大院分为前堂、后堂,前堂是迎客、议事的地方,后堂则是休息的地方。两侧是作卧室的厢楼。

山东曲阜园林古建筑公司技术负责人关洪平称,由于石门、石雕只能清洁、保护,因此使用了180℃的蒸气来杀菌。谢家大院屋顶最高达9米多,柱子也需要这么高,他们从越南运来楠木,总更换了50余根柱子。

关洪平称,最难的是恢复金箔木雕。经过检查,这些金箔几乎为纯金,不是被磨掉了,而是被油污、灰尘覆盖。一个工匠清洁一小块地方,需要花上三天时间。

老居民赞叹“新装”

何时开放还没确定

紧邻谢家大院的胡子昂旧居和明清客栈,也已经修复完成。记者看到明清客栈非常有特色,大门上雕着“紫气腾辉”4个字,共有十几间房,从前厅到后厅,要经过一个“过厅”,后厅还有一个“天井”,让每个房间都十分明亮。

与谢家大院和明清客栈的精致、大气不同,胡子昂旧居的三层阁楼显得朴素、淡雅。

这三处建筑都以朱红、墨黑为主。为了重现以前的古旧感,这些油都是以土法制作。建筑修复中进行了防腐、防白蚁的处理,因此可以保存百年以上。

昨日,以前在这些老建筑住过的居民,也赶来观看修复后的样子。76岁的余树华老人,曾在谢家大院住了30多年,她把门廊、柱子摸了又摸,“以前弄得不成样,现在可真是漂亮了。”据悉,除了原来的老居民,其他市民尚不能进入建筑的内部参观。

这三处修旧如旧的文物究竟是作博物馆还是另作它用?湖广会馆实业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其功能尚未最终确定,将在打造下半城历史传统风貌街的计划中整体安排。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