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毕堡古根海姆博物馆

2008-8-2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8| 评论: 0

简介:盖瑞后期的作品延续了物质主义的建筑主题,但其创作的兴趣重点已由材料性的物质表现逐步转向实体性的物质表现,材料运用也从前期多种材料的杂乱并置转向材料纯化的体量间相互唱和与依存。物质的自性表达更多地通过建 ...
盖瑞后期的作品延续了物质主义的建筑主题,但其创作的兴趣重点已由材料性的物质表现逐步转向实体性的物质表现,材料运用也从前期多种材料的杂乱并置转向材料纯化的体量间相互唱和与依存。物质的自性表达更多地通过建筑实体的运动感与可塑性得以体现。如果将盖瑞前期的创作姑且称为“皮层化物质主义”的话,那么其后期的作品便可归纳为“实存性物质主义”,盖瑞的创作重点逐渐从片断性的物质自性解放转向整体性的物质自性解放。

这种解放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这座建筑大部分由一群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整体形式仿似层叠涌动的波浪,又如递次开放的花瓣;每一个小型体量虽然都各自独立扭动,但相互间在空间关系上不再争抢冲撞,而是相傍相依、同行同止,共同铺就建筑整体的起伏宛转。在此,盖瑞对于建筑的调度已经深得“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妙,各个体量揖让而不自抑,率性兼且从容。

为了呼应建筑整体的汹涌动势,盖瑞故意使用了一种表面凹凸不平的钛合金板作为建筑外皮,因为在他看来,过于精致的细部是没有生命力的,或者说是虚伪的,那些抛光磨亮的金属表面以及钟表般精密的交接节点已经成为机械时代典型的现代恋物癖。故此他拒绝如高技派建筑师们一样表现金属加工工艺的精良,反而乐于使用一种随意性的粗糙来抵抗精美的庸俗。在他看来,柔顺如奴隶般的金属板压抑了材料的表现力,而每一块褶皱和波动都各不相同、反射效果难以预知的金属板材中却蕴藏着躁动不安的强盛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场造成的表面波折与弯曲是和建筑整体生命力的自由焕发吻合一致的。

因此,古根海姆博物馆每一片波动的钛板,都流溢出充盈丰沛的生命,仿佛整个城市的生命力都经由这座建筑爆发喷涌,而这座建筑的每一次曲纡扭摆,都好似带领整个城市一起舞动。在历史上,还罕有另外的人间建筑能像古根海姆博物馆一般达到如此的自由之境,也罕有其他的建筑师可以如此醉心地把玩物质却能够“不滞于物”;这些物质材料,从不曾成为盖瑞御风而行的负累,却每每提供给他自由翱翔的双翼。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