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主体完成60米 新前湾码头工程全铺开
新前湾码头主体工程全面铺开 在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海上施工现场,船舶正在紧张施工。远处桥吊林立的是正在使用的前湾集装箱码头,当新码头建成投产之后将比北岸更雄伟,更先进。 12月6日,记者来到前湾新港区南岸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建设现场,这个青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点工程自9月8日开工已建设了近三个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26万平方米的围堰已经形成 “11月25日,第一个沉箱安放成功,标志着新前湾码头主体工程的全面铺开,码头建设也进入快节奏、多头施工阶段。”站在新码头建设现场,遥望900米外、已成规模的前湾码头,青岛建港指挥部指挥苏建光介绍着码头建设的情况,同时也憧憬着新码头的未来——“新码头建成后,将比北岸更雄伟,更先进。” 码头主体完成60米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是青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青岛港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对此,青岛港集团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提出了质量好、工期短、投资少、作风严的要求。 苏建光介绍,自9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建港指挥部专门引进专业建筑队伍,同时,从内部管理挖潜,优化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节省600万的投资。目前,每天都有20艘施工船舶,近300辆施工车辆,50多台机械设备,数千名建设者在现场紧张施工。 苏建光介绍,从海上的施工来看,挖泥完成700多万立方,码头主体工程11月25日第一个沉箱安放,到现在为止,已经安放了4个沉箱,一个沉箱15米,现在码头主体向前推进了60米。整个陆域工程中,面积26万平米的围堰1已基本形成,正在做软基处理,围堰2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春节前后也将完成。“根据计划,明年上半年将有两个泊位建成投产,明年下半年再有两个泊位建成投产。”苏建光说。 国际大中转数字码头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共10个泊位3408米岸线(包括前湾四期4个泊位,原青岛港迪拜环球码头有限公司的4个泊位和原青岛港泛亚码头经营有限公司的2个泊位),最大泊位水深达-20米。该项目总投资额约10亿美元,初始投资额4.2亿美元。在公司持股比例上,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占80%,泛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香港)占20%。 11月16日,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与泛亚国际航运有限公司(香港)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同投资设立“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青岛港有关负责人介绍,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是一个岸线集中、水深条件优越、堆场纵深辽阔的顺岸式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其硬件条件之优越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一流,定位于世界一流的国际大中转数字码头。 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是目前国内外最长的顺岸码头,这个码头是按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理念进行设计,码头前沿将配备前伸距70米、起重量100吨的双吊具集装箱桥吊,堆场配备电动轨道场桥。整个集装箱码头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控制运作。 □记者手记 青岛港开始全新历程 12月6日,进入冬季的青岛并没有让人感到过多的寒意,但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时,寒风根本让人无法拿住采访笔。看到记者的窘迫,苏建光说,码头建设就是与天气斗争的职业,什么样的天气情况都得忍受。但也正是在与老天的斗争中,他们的成绩也一天天显示出来,每次来到现场都会看到新的成绩,现代化的码头也就一天天地建成。 对于这个项目,苏建光和他的同事们更加干劲十足,因为它是解决青岛港吞吐能力不足的重要工程,是青岛港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基石。的确,整个青岛都在为新码头建设而感到兴奋,对青岛港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为新码头的开工建设,是一段历史的结束,是五年没有新码头建设历史的结束,更是一个全新发展历程的开始,是青岛港朝着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一个全新开端。 新码头开工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青岛港集装箱能力不足的矛盾,增强青岛港竞争实力,巩固青岛港集装箱在中国北方港口的龙头地位,对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加速稳步迈向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既定目标。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