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县城规划现雏形 建“一刻钟生活服务圈”
每个县至少有一个综合性公园、建筑“山寨”将无所遁形,未来,安徽省内县城规划将具备统一标准。记者从全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上了解到,安徽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督查将正式启动,2017年,安徽所有县城总体规划将“面世”。 规划:2017年我省县城规划现“雏形” 记者从全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县城统一规划已经开始制定, 生态宜居、产诚融合、徽风皖韵,未来,这将成为安徽省县城规划的重要标准。此外,相对应的“时间表”也已经明确。 根据计划,到2017年,全省所有县城完成总体规划、主要专业规划及城区限制性详细规划通则制定,其中,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6%,6成以上县城需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标准,届时,县城人口将占县域人口的30%左右。县城不再是传统城关镇的概念,而是要按现代城市的功能和标准规划建设。我省将按照中心城市的标准,为县城配套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可以就近解决,形成“一刻钟生活服务圈”。 到2030年,县城基础设施水平要达到中小城市标准,县城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提升。 未来:生态宜居成县城“点睛”之笔 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县城是联结城乡、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为了打造一批生态、宜居的县城,记者获悉,未来,为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各县城将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形成大绿量、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景观。到2017年,设区城市至少建成3个以上综合性示范公园、10条以上园林绿化示范路,其他县(市)至少建成1个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公园。 此外,各县将充分利用山体、水系、森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结合现有交通体系、园林绿地系统和公用设施,规划建设具有绿色出行、休闲健身、观光旅游、文化体验、生态保育功能的绿道。 按照我省的县城规划建设标准,县城规划建设要尊重山水格局,保护生态环境,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所以,我省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和红色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徽派建筑等不同地区建筑特色的保护与传承。具体来说,每个县城至少要建成一个特色街区。 严查:“山寨”建筑在我省将无处遁形 当前,我省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建筑贪大求洋、媚俗怪异,有的建筑盲目模仿,导致有的地方“山寨”频出,触及公众审美底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有的地方在城市绿化时,追求排场花巨资栽种名贵树木,甚至买来一些并不适宜在我省种植的热带树种。 记者从安徽省县城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获悉,从即日起,将对全省所有县城开展为期一周的规划建设管理督查。本次督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整治情况、建筑整治情况、园林绿化提升情况、县城出入口整治情况、建筑扬尘防治情况等。山寨建筑,庸俗低俗、奢侈浪费的城市建筑设计将被叫停。 记者获悉,本次督查将分为10个小组进行,结果将在全省进行通报,突出问题通过媒体予以曝光。问题较多的县级政府将被督察组约谈,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同时联席会议将适时组织对各地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 此外,每个县城还将加大水冲式公厕建设和旱厕改水厕力度,公厕将免费对外开放。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