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派力量——2014南京青奥会建筑
摘要:青奥会在南京的盛大开幕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作为这样一场充满活力与青春气息的赛事,我们在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的同时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青奥会上那些散发青春气息的建筑。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却又耐人寻味的建筑都会伴随世界级的赛会进入民众的视野。当这些赛会落下帷幕,这些建筑不但成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同时承载着国人的回忆。2014年中国迎来了又一个重量级的国际赛事——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散发着青春气息的南京青奥会建筑。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方案设计单位: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位于青奥轴线的终点,青奥会期间将承接相关接待工作。建筑形体极富现代感和雕塑感,综合体由会议中心与两座塔楼组成。会议中心的2000座大剧院将为南京市民提供每年约100场的演出活动。一号塔楼高约255米,含会议型酒店、酒店式公寓及相关配套;二号塔楼高约315米,建成后将开设一家五星级酒店和部分5A级写字楼。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是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的英国籍女建筑师,是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曾设计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北京银河SOHO商业办公综合体。 青奥村服务中心 方案设计:Populous英国办公室(原名HOK sport) 主持设计师:Ashley Munday 青奥村服务中心位于南京建邺区扬子江大道与江山大街交会处,将在青奥会期间为所有运动员、青奥官员提供餐饮、文化教育等服务。青奥会结束后,这里将变身商业综合体,服务于周边社区。建筑中心拥有一个巨型中央厨房,可以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并被划分为不同区域,供应各国风味美食。为了各国青少年更好交流,餐厅为开敞式,24小时向运动员供应美食。
该项目的设计团队Populous公司(原名HOK Sport),成立于1983年,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顾问公司,专长于文化、体育与娱乐建筑的设计。在过去30年里,公司已在全球完成包括伦敦2012奥运体育馆,O2(氧气)伦敦文体演艺中心,南京奥体中心在内的一千多个项目。 青奥能源中心 方案设计:堂朔空间设计研究室
位于青奥运动员村西南的青奥能源中心是河西新城的新地标。建筑位于一个狭长的锐角三角形地块上,一层是一个电动巴士的充换电站和首末站,二层为洗衣房等社区服务设施,三层和四层是应用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区域能源中心。这座能源站可满足周边120万平方米在极端天气下的制冷和制热需求;同时这座能源站一天可以节省10万度电,省下的电可供3000户人家正常使用24小时。 外百叶可提供遮阳且保证通风,从而避免能源机组过热。百叶的设计受鸟类翅膀启发:在天光下呈现出羽毛般的层次感;其龙骨呈放射状,神似展翅的瞬间,隐喻“放飞的鸽子”,象征五环的精神:“自由”与“和平”。
堂朔空间设计研究室成立于2011年,主持建筑师葛文俊,师从著名建筑教育家葛明教授、著名建筑师张永和教授;获东南大学建筑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理学硕士;曾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讲师,现担任东南大学客座讲师;曾获2005年北京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学院组金奖,南京321领军型科技人才称号。 筑龙网版权作品,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筑龙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