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评最有艺术价值的近代公共建筑
建筑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的折射。从20世纪初开始,以宫殿式、木结构、中轴对称等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典建筑在经历了3000年的辉煌后,逐步让位于“近代建筑”时代。长沙近代公共建筑的风格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近代建筑;三是新民族形式建筑。本报现从众多近代公共建筑中选择6处,请市民评出最有艺术价值的近代公共建筑。 1.中苏友好馆旧址五一大道中段的口腔科医院原为中苏友好馆,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054平方米,为仿前苏联折衷主义建筑。其布局为对称型,四层,坡屋顶,盖大红瓦,红砖清水墙,上拱式门窗。人字形屋顶与大楼大屋顶垂直。该建筑时代特征鲜明,是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谊的见证。2002年,中苏友好馆旧址被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 2.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1年迁建于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遗址,校舍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栋栋之间或由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众多四合院落。抗日战争中毁损,1966年至1968年复建。1983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作为革命纪念地对外开放,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湖南大学大礼堂该礼堂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1566平方米,主体三层,重檐筒瓦屋顶。建筑充分运用民族形式手法,细部处理手法独到。整个建筑清新雅朴,融汇中西,而且造价经济,为湖南当时不可多得的优秀建筑。2002年,湖南大学大礼堂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4.中山亭中山亭又称长沙标准钟楼,亦为市立民众教育馆旧址,位于开福区先锋厅街心。1930年中山路修筑竣工,省建设厅决定圈用原老照壁前后的余坪建设一座公园,并将照壁拆除建一钟楼。钟楼立于公园中央,为五层西式方形建筑,高16米,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为中山亭。建成后,装上德国进口的电动标准时钟,是为长沙城市使用公共标准时钟之始。2006年,中山亭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5.长沙市陈列楼该楼建于1966年,市博物馆建筑群中的主体部分,其造型、细部处理及入口装饰均显露出建造年代的历史气息。硕大的门厅,正面由4根粗大的仿石方柱支撑,门厅顶部牌坊高出楼顶,造型由双面对称五层相叠的党旗组成,“党旗”外表用专门烧制的红釉瓷砖贴成,牌坊中上方镶嵌大型青年毛泽东瓷像。2005年,该陈列楼列入长沙市第二批近现代保护建筑。 6.湖南第一纱厂早期建筑群该建筑群位于岳麓区银盆岭湘江河畔,包括工厂的大门、钟楼、两侧办公室、栈道、码头等,是长沙保存最好的“工业遗产”。其中雄壮高大的大门最有特色,门楼为方形,高13.5米,宽3米,进深4米。大门四角各由两根圆石柱支撑,石砌拱门,门框上部一颗硕大的五角星浮雕更显门口庄重。大门规模与结构,党史与武汉国棉六厂、石家庄纺织厂的大门相仿,号称全国“三大门”。2005年,湖南第一纱厂大门及早期建筑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