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琳解析国家大剧院--梦想实现
简介: 主持人:我们闲言少叙,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演讲,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一位演讲嘉宾周庆琳先生,周庆琳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98年起负责 ...
[B]主持人[/B]:我们闲言少叙,现在就开始我们的演讲,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第一位演讲嘉宾周庆琳先生,周庆琳老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就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98年起负责筹建中国大剧院工程,今天周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演讲的是“梦想实现”,我们有请周老师。 [B]周庆琳[/B]: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跟室内设计协会的一些设计师一起共同来对室内设计进行探讨,我感到非常高兴。 今天,因为国家大剧院进入尾声了,我想今天先放一个幻灯片,放完之后再谈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讲的题目叫梦想实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国家大剧院的工程是我们中国人接近半个世纪的一个梦想,从59年十大建筑的时候,当时就有国家大剧院的工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一直没有上,一直拖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提出来,从1998年开始又着手搞国家大剧院的工程,前后经过了10年的时间,因为98年到今年2007年已经整整10年时间了,这个梦想基本上是实现了。有这样一个剧院,应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剧场和剧团在我们这里演出都毫不逊色能够承受这样的任务,而且我们这个剧场应该在世界上属于一流的,最好的剧院之一,所以我想今天跟大家交流这个情况,希望大家能够对他进行了解,对他的创作手法进行探讨。 下面,我先放一下幻灯片,然后看完幻灯片之后再说。幻灯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当时在做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做得一些效果图,室内和室外效果图,然后我把建成以后的这些照片给大家放一放,大家可以有一个对比,我想通过对比看一看前后的思想是很一致的,很一贯的。这个也应该是我们剧院的特点,这是最原始的想法,到最后都可以实现,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幻灯片完全可以看出来。下面就开始放幻灯片(PPT)。这是当时设计的时候画的效果图(PPT)入口在北边,这个地方进入大剧院里面,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实现的情况来看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个是横拍的总图,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是大剧院的现场,这个是天安门广场,这边是历史博物馆,因为天安门上没有任何的绿化,当时有一个想法在两边建一个娱乐性建筑,在这个地方建一个剧院,这边建一个博物馆,当时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所以有点遗憾。 这是总图,当时有这样一个想法,在这边(PPT)做一个国家博物馆性质的建筑,如果实现了这块东西就没有了。这个是平面图,这是一层平面图,看得出来大剧院里面一共有三个剧场,中间是2400座位的歌剧院,东面是一个液晶2000座位的,西边这个是话剧院,我们叫戏剧员,是演话剧和地方戏的剧场,可以做1040人,除此以外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多功能的小剧场,可以容纳300—500人的小剧场,所以供魔术、杂技、时装表演都可以。 这是负一层的平面,主要入口,从这个地方进来,经过将近80米的水上长廊进入到大剧院里面来,通过橄榄厅到歌剧院,南边入口在这个位置上,通过这个楼梯上去,另外还做了一个环道,从东南角有一条道下来,沿着椭圆体转一圈,叫多功能的环岛,所有的大型载货车可以在这里卸货,这里面再进去有一个休息室。这里还有一个消防环道,前面是一个停车库;这是地下二层的车库,地下二层的主体是有各种不同功能的房间,有化妆师、更衣室;还有一个水池,周边是绿化,看得出来水池和建筑物的关系是这样的关系(PPT)。 这是当时的效果图,从地面上看。这是大剧院的路口,从长安街上看大剧院的状况,这是从北路进来以后,经过80米水上长廊的效果,上面是玻璃的顶棚,顶棚上面有水,大剧院的水上长廊,现在还没有做完,将来会有一些展示的东西,两边是展览室。这是在橄榄厅,从这儿可以进入到歌剧院里面去,这是看到音乐厅和歌剧院,音乐厅外面很简单,做的是凹凸不平的墙体;这是歌剧院顶部大翘,原来吊顶的方式采取圆形,后来做起有很多困难,木材本身宽度不一样。 这是歌剧院的顶上看下面和长安街的状况。这是歌剧院,2400座的歌剧院,一共是分了上下层,上面是贵宾席,还有三层的观众席。(PPT)这是音乐厅,比歌剧院简单多了,就是一个演唱台,观众基本上是围着坐。(PPT)这是戏剧院,主要是演话剧和地方戏,所以做的效果有一点中国剧场的味道,看到实物照片感觉更强烈一点。 这个是我们过去做的效果图,下面我会把实物照片播放给大家,这个是已经建成的大剧院,从西北角度上看周围。(PPT)这是近景来看,这是一张夜景,原来也有这种想法,原来设计师有这样一个想法,这个剧场是叫“城市中的剧院,剧院当中的城市”所以城市当中的剧院像做成这样一个形状,像一个拉开的幕布一样,从长安街看像一个幕布,晚上是通明的,下面一个剧场,里面的人也可以望出来看看长安街的情况,只是有一些星空点点的光源,这一块比较暗,这一块比较亮,形成这样一个效果。大家看得出来,希望晚上有这样一个效果,晚上能够看见,像是打开一个幕布一样,大家可以看到水池里面的倒影,这也是原来所设计的,水池是一个非常浪漫的水池,通过水池倒影可以折射出剧院的情况,非常具有浪漫色彩。这是另外一个角度,从长安街上看剧院的绿化。这是入口的地方,这个墙面是用了红颜色的墙面,这个墙面也是研究了很久到底怎么做,原来想用花岗石来做,后来找不到合适的颜色,后面就用了其他。这里面做了一些基地,像数字倒影的影像一样,不是完全光的,是树木倒影的。这是玻璃水墙,这是水下长廊。从西往东,这是入口的地方,大剧院的入口,要下到负7米的水上长廊,才能进到剧院里面。然后边上有种植了一些绿化,然后有一些树。这是南侧,刚刚看的长安街是北侧,南侧也是在一片绿地当中,然后从这里进入到大剧院里面去,这是南侧的另外一个角度,这是入口,上面有一个桥。这个就是通往环廊的出口通道,这是西南方向的入口方向,车是从这边出来。这是地下通道的室外。这是南面水面情况,南面水面比北面水面短一些只有30米,北面有80米。这是室外的情况(PPT)。 下面,我们看一看水上长廊的情况,水上长廊应该是设计师的想法,希望观众进入剧院以后,不是说像一般的剧院进了大门以后就进入了观众席里面去,希望能让观众能在室外喧嚣的环境进入到这里面有一个气氛酝酿的过程,有一个过渡的过程,能够让人心慢慢静下来,所以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将近80米的水上长廊,上面是玻璃顶棚,然后上面有水,有水以后有了风,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效果,是很浪漫、很梦幻的一个感觉。这个还没有做完,绿化做得不太好,这个绿地是临时摆上去的,将来在这个边上会有一些展览的橱窗,展览一些艺术品、道具,展览一些服饰、乐器,这样可能更显得剧院的艺术氛围。这是在不同时间段照的,这是原来所想象到的,在水上长廊里面看到整个峭壁的情况。 这个墙面实际上是一个玻璃的墙面,映入到镜子里面去,感觉到非常的诗意,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几个灯也是做了很多的努力,这个灯是一种用热熔玻璃做的,把玻璃打碎之后,然后通过电热做成玻璃板,不像一般的,像钻石一样的感觉,这个灯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研制才做出这样的效果,因为这是白天照的,晚上照的效果可能更迷人。这是只能看一个静止的画面,这可以看出来,有风吹、有水波的情况下,体现在墙面上的影子,但实际情况是在动的,墙面上是在动,有时候在地面上影子也是在动,走在水上长廊的时候,感觉像在水中一样,这一点是很微妙的。这是南面的水上长廊,比较短有30米,那个灯是立柱的。这是在水上长廊里面有一个衣帽间的柜台,所用的花饰基本上采用兰花草一样的东西,整个兰花草的花饰也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做法,在栏杆、墙面,甚至在各种柜台的台面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通过水上长廊进来以后,到了橄榄厅,因为形状很像橄榄,所以叫橄榄厅。我觉得当时设计师也有这个想法,希望人在进入到大剧院以后,空间的转换应该是比较多样的,不是一个空间,所以经过水上长廊以后,人走到这里,看到有将近50米高的峭壁,中间有一个歌剧院,然后左边一个音乐厅,右边一个戏剧场,人走到这儿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很震撼的效果。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照橄榄厅,这是从上面来看,从水上长廊进来,进入橄榄厅。我们看到这是橄榄厅进来以后正对着歌剧院的门口,这里有两个大的铜门,这并不是装饰的效果,采取了中国门丁的做法,是用一种椭圆的形状,不同方向摆的做法,吸取了中国门丁的做法,但是有很大的改变,这个门是可以移动的,看上是一面门,实际上是可以移动的。这是两边的扶梯,这是两个铜门,进入到大剧院以后,像进入了艺术殿堂一样。可以看到这个墙面,是用大理石做的,我们叫白玉翡翠,是国产的大理石,做这个墙面花了很大的力气,为了能够取得这个方向都一致,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找,开了很多石头才拼成这样一个形状,然后有一排灯光,完全靠灯光采光。这是门放大的镜头,这是一个椭圆的,所以在里面用了很多椭圆的符号,门丁也是用椭圆拼成的,这是进来的橄榄厅。 然后进入到大厅,这是大厅进来以后在西边有一个酒吧台,望过去看到玻璃墙,看到长安街的情况,这是从东侧看北边的玻璃墙,这是一个残疾人的电梯,有一些残疾人可以通过这个电梯上去。本身这个结构的形状大家都感到很满意,但是有一段时间有一个想法,索性不要做这个吊顶,后来设计师觉得这是一个艺术殿堂,不同于机场,所以还是要做一个吊顶。从歌剧院的顶上看,透过北边看水池,这边是长安街,这边是水池。这是钢架,刚刚有一张的效果图就是这样的。这张中间是歌剧院,另外一边是戏场,这外面是用了金属网,这是德国进口的,有一点金碧辉煌的感觉。歌剧院两边,这边和这边,也有一个大的铜门,这个铜门做法不太一样,是有两个大的扶手,现在还没做好,正在加工。这是留给残疾人的电梯。(PPT)这是音乐厅南边的入口,颜色墙面都是灰颜色的,装饰的就是这几个栏板,颜色是不一样的。然后下面一部分,因为要演出,所以做了一个广告,显得有一点乱。这是通过幕墙看到歌剧院里面的状况,原来采用金属网的墙,为什么采用这个墙?因为歌剧院和外面的公共大厅是两个空间,不希望两个空间分割得很严,做一面墙就是完全分开了,但也不想做一个栏杆完全打通,所以做了一个金属网,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的情况,从里面也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产生一种灰色空间的效果,现在看起来效果也还不错。这是我们从正大厅看歌剧院的金属网的墙面,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有一个像吧台一样的东西,起到栏杆的作用,另外就是一个功能作用,可以放放东西,而且又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从外面看不是很清楚,通过金属网可以蒙蒙胧胧看到里面的状况,效果还是很有风味的。这是音乐厅的路口,这是刚刚拍的地毯,但不是最好的效果,上面覆盖了一些东西。这是南面的玻璃墙,这也是供残疾人用的电梯,这是南面的钢架,这里将来还会有一些皮的椅子供人休息。这是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照的玻璃墙,这可以看出来,里面大理石的地面采用比较光的,因为整个大理石地面都是用双麻的,都不是非常光的,我们不希望太光,另外希望光也有一点倒影的效果,看到这个倒影还是很有风趣的。这个是吊顶的一部分,原来是水平的,后来做起来有困难,后来又变成这种,因为吊顶有将近3万平米,都分成了一块一块,根据这样一个尺寸来不同方向的布置木的陶板,看上去有不同的角度。然后还有两个窗户,可以看到人民大会堂。 另外大厅里面,在西边戏场有一个酒吧的吧台,这是茶座,这个是突出在大厅里面,一是增加了使用性;还有看完戏的人到这里喝点咖啡的人还是挺多。这是从正前方的角度来看,柜台在这里。 这是东西两侧的扶梯,因为歌剧院和音乐厅、戏剧场有连廊,实际上并不是说从这个地方到歌剧院、音乐厅去,因为音乐厅上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图书资料室,将来可以对外开放,可以供大家来查文艺方面档案和资料,另外在歌剧院的顶上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可以供举行各种活动,视野很好,而且环境也很好,所以这个地方将来可能会出租出去,会有很大的收益。 还有一个在南面入口,进入到大厅,有一个楼梯,这个楼梯做得比较精彩,中间一个自动扶梯,两边有曲线的楼梯上去,不光是平面,这是中间的自动扶梯,看起来下去以后到南边的路口。 这是歌剧院的观众厅,一共可以容纳2400个座位,这是10座的上层、10座的下层,然后上面是一个贵宾席,然后上面是观众席,这个大厅的颜色全部采用红色和金色,体现出生金碧辉煌的效果,国际上大型的歌剧院都采用了这个颜色,而且从这个效果来看也是相当好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墙面,是用一种金属网来做的,用它来做主要是满足了生理的要求,把建筑面做成了两个墙体,对装修来讲,整个墙面还是很符合建筑师的观点,这应该算是剧场当中独一无二的。这是第三排楼座的观众席,这个比较陡一点,有88度。这是从3层看舞台上的效果,这是贵宾席。我们整个座椅应该说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座椅是用这种形状的,因为这个座椅是专门为歌剧院设计的。采用了椅下送风,空调是从椅子下面送出来的另外也支撑这个椅子。然后我们看看歌剧院的外廊,歌剧院的外廊,建筑师也花了不少心血,一个是金属网的墙面,另外就是可以当桌子用的栏杆,还有地面的灯,设计师都花了很多心血。墙面的图案是我们用的像兰花草一样的图案,金属网从里面往外面看,也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另外灯本身是热熔玻璃做的,灯光是通过热熔玻璃打下来的。这是歌剧院的公共大厅,这是金属切割的墙面,这墙上都是用金属切割出来的形状。这是入口的门,这个门可以看出来,门的把手也是很独具匠心的,当艺术来处理,不是像普通的,一边是圆的。这就是刚才看到的栏杆。 下面我们看看音乐厅,现在这张照片照出来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做好,效果不是太好,音乐厅很典雅,墙面的和柱子基本上是灰色涂料,颜色很淡雅,我们叫MS墙面,后面这个是亚洲最大的,用了将近6500多根管子,现在没有完全装完,大家看到这个颜色很淡雅,这是从不同角度看。这是顶棚,音乐厅的顶棚做得非常有特色,因为音乐厅对声音要求很严格,希望声音能够扩散,以前顶棚用很多的花饰,现在没有采用这种传统的做法,而是把他作为一个大的雕刻一样,分成160多块,每一块应该说都是个性雕刻一样,拼起来就变成不同纹路的效果。一方面起到了装饰性作用,另外一方面起到了视觉上的效果,感觉很新颖、很有创意,先做一个十分之一的模型,然后把十分之一模型放大以后再拼起来,这是音乐厅外面的楼梯。 下面我们看看戏剧场,它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墙面做法,墙壁是一种声音扩散体的墙面,整体感觉上有一点中国传统剧院风格。戏剧场比较小,只能坐1400个人。这里可以看出来,墙面不是平的,是MS墙面。所有的观众席的座椅形式都是一样的,但是材料不一样。戏剧场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这个舞台可以伸出来,可以当舞台用,不用舞台的话,可以把下面的座椅升上来当观众席也可以,另外有一部分当观众席,有一部分当舞台也可以,做成了突出式的舞台。(PPT)这是戏剧场外面的楼梯,墙面全部都是大红,中间有一个大的吊灯。这是进入戏剧场的入口,墙面是黑色的,刚刚看到楼梯间是红色的,现在这是黑色的。从黑到红采取这样一个慢慢过渡的范围,这是戏剧场外面的墙,用三块黑的花岗石作为一个装饰品,我们里面用得最多的就是大量的黑的花岗石,都是黑颜色的,磨光以后很漂亮。(PPT)这个上面是到了歌剧院的顶部,上面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可以搞各种各样的活动,上面还有龙灯,吊了一排灯笼,现在正在做还没有做完。这是从上面看长安街的景色。这个地方是一个踏步,所有踏步和墙交接的地方都有一个缝,可以在这里加一个扶手。这是有两部电梯可以上去,这是顶部的南边,也有很大的空间。这是上面的栏杆有采用兰草式的栏杆。 (PPT贵宾休息室)下面就是贵宾休息室,有几间做完了,有的没做完。我们按照心中的想法做,也请了一些设计单位共同完成这个项目。这是歌剧院后面的贵宾休息室,这个墙面也是用金颜色和红颜色做成这样的效果,这些座椅跟茶几全都是专门设计的。这是另外一间贵宾休息室,也是分成一组一组的,不是统一的,这个沙发跟刚才的一样。这是另外一间贵宾休息室,这个贵宾室很有意思,用玻璃隔断,采用的图案就是网架,然后也是可以分成一组一组。这个墙面现在看不太出来,实际上这也是玻璃的,玻璃里面夹着金属丝,现在看不太出来,整个都是玻璃。这是另外一间贵宾休息室,这个贵宾休息室比较传统。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接见厅,因为还没有完全做完,显得比较空荡,地毯是一个大的地毯,墙面是做的镂空的花饰。 我想,幻灯片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大剧院的情况都是这样的,这都是自己拍的,拍的效果不是特别好,将来会请专门的人来拍效果会更好。下面还有一点时间我想说一点意见,我想现在对大剧院如何评价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剧院已经建完了,如何评我谈几点看法。但不是谈我个人的意见,我只是想说,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来看?第一个我觉得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这个建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剧院产生的情况是在1998年,那个时候大家知道北京创作的思想是很受限制的,当时传统的创作思想在北京地区算是很古老起到这样的作用,当时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刚提出来的时候,产生了一大批国式建筑,形成一个很不可理解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搞国家大剧院,中央对这个地方已经有所重视,所以由中央决定统一搞国际性的招标,98年才搞。我觉得当时的建筑师并不是很开朗,最后产生这样一个方案,我觉得实际上是对这个状况的一个反弹,所以出现了这么一个状况,大剧院产生就像一个大型动脉一样,引起了强烈的争论,大家也知道大剧院的争论是非常大的。我觉得它产生的效果,一个是对待传统的看法,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我觉得后来争论的问题,当时争论的问题,一开始的时候是有没有中国传统,跟中国建筑协不协调的问题,后来经过争论,对于传统都不提了,后来提的是这个建筑好是好,放在这里不合适,思想还是有变化;另外随之而来的,就是奥运会的竞赛,所以我觉得鸟巢、水立方的出现,并不是很突然,如果没有大剧院在前面把这个路打开,我想“鸟巢”和“水立方”的方案在中国还实现不了。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在历史上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我就希望大家在评论上应该有一个考虑,是不是要考虑它在历史上的作用。 另外一个,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应该说传统的建筑,你想传统的剧院,大家一讲起来,像维也纳歌剧院,像罗马剧院,像巴黎的大剧院,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形式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产生出来像悉尼歌剧院,像新加坡的两个榴莲的方案,以及国内现在做的一些歌剧院,河北的大剧院,还有广东剧院,形式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了。所以,现在这个大剧院是一个椭圆的东西,但是应该从整个发展的角度来看,评价它可能会有一点新的认识。 在这儿,我想谈一下对大剧院的评价,前几天看到别人写的,大剧院这个方案,是不是对现代很肤浅的认识,我觉得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什么叫浮浅的现在建筑呢?浮浅的现代建筑,是利用现代建筑的一些科研手段,是可以由很多灵活的余地,做出一些很不合情理的东西,认为怪异就是现代,认为怪异就是创新,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我觉得这样理解现代建筑,我觉得是很偏执、很浮浅的认识。对于抗震来讲,对于节省钢材来讲,都是很理性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点点装饰、不必要的东西,我觉得是非常理性的,有时候是很肤浅的对现代建筑的理解,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还要讨论。 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这个东西,多样化创造。过去对建筑创作的理解,用传统的观念比较强烈的情况之下,跟现在的创造者的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家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创作理念和传统的创作理念是浑然不同的,没有准备好失去你的文化,你才会发现文化会充满活力。对待传统的东西,我们希望通过维护它来进行发展、创新,他的想法就是用现代的东西进行创作,可以得到新的东西。由于看法不一样,所以创作的结果、创作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应该理解现代我们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多元的思想进行创作。大家共同努力,各有各的向往,把你的创作贡献出来。我觉得,大家在评论的时候,是不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评论,对大剧院会更公平的一个评价。 另外,对大剧院,我想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下。第一个就是未完全的总图设想;第二个梦幻般的空间;这个空间的转换,任何一个剧院甚至任何一个建筑都没有的;第三个就是浪漫的水池,不需要在水池当中做任何的喷泉等一些修饰的东西,就是一个水池有点风吹动,形成了很浪漫的气氛;第四个叫无序的号角,这个是跟“鸟巢”不一样;第五个是庞大的舞台机械,像歌剧院的舞台,除了舞台上有6块声音板,上面还有60多根吊杆,还有很多可以升降的东西,可以供各种不同的演出的调节;第六个麻烦的消防设计,我们多次进行讨论,和专家一起讨论,最后消防设计这样通过,最后认为消防设计是安全的,将来真正发生火警应该是没问题的;第七个是保险的地下水墙;第八个另类的室内设计,这个设计有几个特点,一个是独创性,像音乐厅的吊顶,还有歌剧院的切割板墙面,小到灯具,除了刚才说的吊灯,还有水池旁的灯,还有一些小的灯,都是他设计的独创性,包括里面的说法都是他设计的;第二个特点是用色上,歌剧院的两边和戏剧场都是灰颜色,色调很统一,用色很慎重。还有红色的楼梯间,还有黑色的通道,我当时觉得这个东西这么做,有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做下来以后,看到这个效果还是可以没问题的,我觉得他用颜色很慎重但是很大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建筑构建艺术化,他是把他作为一个雕刻来处理,像门把手,像兰花板的栏杆,都是用一种艺术品来代替。另外还有一个特点,非工业品化的形象,不希望这个建筑当中,工业化水平太高,希望能够手工的创意、感觉多一点,最明显的就是金属网的应用,当时我们用的金属网有点像中国的竹帘子,后来看上去大家都不太满意,觉得不太好,后来下决心把这个换了,换成现在这个样子,现在工业化的成份高一点,但是加上去以后大家都非常满意。原来那个颜色,金属条的颜色不一样,每个间距也不一样,他对非工业化的东西特别情有独钟。现在,音乐厅的座椅跟墙面的颜色都非常协调。 相关内容: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9385.htm]维尔布鲁根一行参观大剧院:语言不足以描述她的美丽[/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8886.htm]安德鲁:国家大剧院是我最好的作品[/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8941.htm]中国建筑师谈国家大剧院:它代表中国建筑新形象[/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936.htm]国家大剧院揭秘:公共大厅堪称全球之最[/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762.htm]国家大剧院内饰揭秘:运用20种红色表现细节[/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asp?id=57935]国家大剧院9月25日将首次试演[/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937.htm]国家大剧院内部探秘:一颗奢华的蛋[/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searchnews_%u56FD%u5BB6%u5927%u5267%u9662_00_1_0.htm]国家大剧院相关新闻内容[/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2168.htm]国家大剧院戏剧厅[/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8186.htm]网友实拍国家大剧院内部照片[/URL] [URL=http://www3.zhulong.com/sou/searchinfo_%B9%FA%BC%D2%B4%F3%BE%E7%D4%BA_00_1_0_1.htm]国家大剧院相关资料内容[/URL] [URL=http://project.zhulong.com/searchproj_%B9%FA%BC%D2%B4%F3%BE%E7%D4%BA_00_1_0.htm]国家大剧院相关图片内容[/URL] [URL=http://zy.zhulong.com/tech/zhuanti/01/dajuyuan/index.asp?pf=01]国家大剧院相关专题[/URL]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