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奥运场馆工程巡礼一:科技创造奇迹自主创新填补空白
10月23日新闻,随着10月1日奥林匹克网球中心竣工,北京地区有二十余个奥运场馆相继亮相,自8月7日开始的“好运北京”2007年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到目前,这些场馆已经接受了16场“好运北京”系列赛的检验,并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官员、观众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好评。 据了解,所有的奥运场馆在建设中都贯穿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大量采用了自主创新的环保、节能和新能源措施,使得奥运工程越来越像是一个展示国内最新、最优秀建筑技术和工艺成果的大舞台。他们或浓妆或淡抹地相继登台亮相,满载着希望和梦想,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鸟巢”:科技炼钢骨 100%国产钢 在北京中轴路北端延长线上,北四环外,雄伟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在轻轻按压着古城北京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脉搏。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火炬从雅典取火后,经由两万余名火炬手传递,跨越五大洲(国家、地区)的130余个城市,穿越13.7万公里的里程后,将于2008年8月8日在这里燃烧。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工程,“鸟巢”外部钢结构的钢材用量为4.2吨,整个工程包括混凝土中的钢材、螺纹钢等,总用钢量达到了11万吨,全部为国产钢。 为推动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技术创新,“鸟巢”工程的承建方北京城建集团专门拿出科研经费支持国内钢厂量身打造Q460高强钢板。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只是100毫米,而"鸟巢"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史无前例地达到110毫米。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Q460建筑用钢是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三次技术"攻关"才研制出来的,它不仅在钢材厚度和使用范围上都前所未有,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低温性、可焊性等特点。中国自主创新的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钢筋铁骨。 北工大体育馆:93米弦支穹顶结构创世界记录 每平米用钢60公斤 10月10——10月14日举行“好运北京”2007年国际羽毛球邀请赛的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里,穹顶似天宁静致远。房顶5道环向钢索和每环56根径向钢拉杆在空中编织成鱼网状——张弦穹顶结构。这种结构的上部是一个球冠顶面的单层网壳,由很多钢管组成,下部用钢索撑起来。整个穹顶的内侧直径为93米,外侧直径为98米,再加上两侧悬挑出来的两翼,总用钢量不到1200吨,相当于每平米60公斤。 据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爱林介绍,如果用单层网壳支撑这么大的跨度,结构就会很笨重,也会浪费很多钢材,因此在体育馆网壳下面要使用高强度的钢索进行张拉,将网壳支撑住。最终,体育馆钢结构体系采用了预应力弦支穹顶结构。 相关内容: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