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地震台网测定,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已造成381人死亡3人失踪。纵观近年来的情况,震级不高却伤亡严重的地震时有发生,但这次云南鲁甸地震更加严重,到底是因为什么?

云南鲁甸县地震灾区 
房屋受损严重 为什么震级不是很高的地震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地震专家表示,地震恰如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向远处释放地震波,影响伤亡主要有几个变量,震级、与震源距离、人口密度,建筑物抗震能力等,而这四点恰好与本次地震的四个主要特点吻合。 第一,此次地震震级较大,是云南省2000年来第一次6.5级以上地震;第二,震源浅,本次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属浅源地震;第三,人口密集,达265人每平方千米;第四,房屋抗震性能差。综上,本次地震伤亡很大。 因素1:震级相对较高 此次鲁甸地震为云南14年来最强震 如果把地震比作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第一个因素就是“震级”,也就是“炸弹”本身能量大小。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越大,那破坏性就会越大。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称,5级以上的地震就为伤害性地震。而此次6.5级并非小震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也表示,6.5级地震已经是强烈的破坏性地震。他解释,相差一级的地震,能量差30倍,因此6.5级地震要比6级地震多出10多倍的能量。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表示,此次地震也是云南省14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与3日下午西藏日喀则吉隆县地震没有太大关系,是一次独立的地震。 另外,专家称,此次地震震中2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强震频发,1900年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5次。震中100公里范围历史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级地震1次,为1930年5月15日云南巧家6级地震,距离本次地震约40公里。 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破裂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说,这次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为走滑型破裂。据介绍,我国大陆地区走滑型地震的比例较高。 专家解释,一般认为从断层错动方式上地震分为走滑型、逆冲型和正断(层)型三类。断层两盘水平错动为走滑型,断层两盘上下错动为逆冲型或正断型。有专家以书来比喻地壳,走滑型就如同两书中间有一个断层,出现了断裂带,发生前后水平错动;逆冲型则如同两本书之间发生了倾斜的上下错动。 不过,2008年,造成了特别重大伤亡的汶川地震却不属于走滑型地震,而属于逆冲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