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国家大剧院是我最好的作品
简介:我相信在我看到的国家大剧院里,安德鲁已把这种”骨子里非常中国的东西”融入他的设计语言,所以才会有剧院外那一泓护城河般的方形水域,才会有那两扇酷似中国古老城门的剧院大门,才会有剧院内外那20多种深浅不一的红, ...
[B]我相信在我看到的[BAIKE]国家大剧院[/BAIKE]里,[BAIKE]安德鲁[/BAIKE]已把这种”骨子里非常中国的东西”融入他的设计语言,所以才会有剧院外那一泓护城河般的方形水域,才会有那两扇酷似中国古老城门的剧院大门,才会有剧院内外那20多种深浅不一的红,才会有歌剧院穹顶上蜿蜒盘踞的”龙灯”…… 看点一:”蛋壳”[/B] 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古朴庄严的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白天看来,它与周遭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而在夜晚,那个椭圆上布满”繁星”点点,掩映在错落的树丛间,近在眼前又遥不可及。那一片弧线形的透明玻璃天篷,像是掀起的一角”窗帘”,让外面的人得以一窥里面的奥秘。 安德鲁带我参观的那日恰好天气晴朗,我们从大剧院里往外看,那片弧形玻璃天篷像由上千幅画布拼接而成,阳光从各个角度折射进来,每一格玻璃就是一幅画,让人目不暇给。 [B]看点二:水下长廊[/B] 五年前,安德鲁曾对我描述过这个大剧院入口处的水下长廊:人们经过这个长廊走进大剧院的过程,是一个屏息心神,从烦嚣走向宁静,带着赴一场盛宴的心情走向音乐殿堂的过程…… 现在看来,他的这个设想已经实现。在白天从水下长廊走过,抬头便可看见阳光与水影交错嬉戏,折射出变化无穷的色彩;而在夜晚,仍可看到灯光与水影潋滟间交织出的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B]看点三:天花板[/B] 进入剧院后,抬头看—— 堪称全球剧院之最的公共大厅,天花板由名贵稀有的巴西木拼贴成一片片”桅帆”,肉眼看来,那木质的红色深浅不一,明暗相间。安德鲁说那其实是”光的魔术”,其实木材颜色完全相同,但当你变换角度看相同两块”桅帆”时,它们颜色的深浅便会随着光的不同折射而改变。 [B]看点四:地板[/B] 接着低头看—— 公共大厅的地板铺着20多种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的名贵石材,自全国各地搜寻而来;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那一片黑色大理石地板,每一块上面白色的”海螺花”纹路几乎一致,据说十分难得,而价钱更是”天文数字”。 [B]看点五:音乐厅[/B] 尚未完全竣工的音乐厅,据安德鲁说,是他本人”最喜欢的部分”。除了墙上那有6500多根发声管、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外,被参观者交口称誉的还有穹顶上那数十块由长方形的混凝土拼成的巨大浮雕,上面的花纹,是根据安德鲁在巴黎亲手刻制的小型模版放大而成,视觉上大气磅礴,充满冲击力。 音乐厅没有包厢,只设池座和楼座,池座中心围绕着供演奏的舞台,座位的颜色由内向外从浅灰到米白色,据说那样的处理是为了达到最好的音效。 [B]看点六:红 [/B] 来自法国的著名画家阿兰·博尼用超过20种不同的红色点染大剧院的各个部分,从入口处如同故宫宫墙的暗红,到环绕音乐厅及戏剧场的红色光带,再到通往剧场的红色楼梯、红色大门……千变万化的红色深浅交替,明暗对比,无疑是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所作的最佳阐释。 [B]保罗·安德鲁:八年中国“结”[/B] 我得承认,当保罗·安德鲁领着我穿过王府井小吃街,来到东华门附近的”饕餮源”时,我着实惊讶得很——倒不是惊讶于这个已在京城浸淫了八年的法国人,对这里颇为著名的新潮餐饮场所比我这个中国人还要熟门熟路,而是惊讶于忽然想起的一个巧合:那是一年前,潘石屹在他某篇介绍这家以解构主义设计及南美洲美食闻名的西餐厅的文章里曾写道:”从照片上看,(饕餮源)很像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的新候机厅,这个机场的设计师是设计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安德鲁……” 然而安德鲁却不知道有这一说法,他跟我解释选择这家餐厅的理由是:”我喜欢它门面虽然很小,里面却别有洞天,设计得非常有趣,耐人寻味。” 听起来颇有”识英雄重英雄”的味道。 倒提醒了我,在记忆里,尽管并不否认他也有”少数几个十分敬仰的人”,但这样欣赏及赞美一位同行作品的话语,还是甚少听他谈及。这位目前在中国业已成为瞩目明星的建筑师,在众多媒体为他塑造的形象里,显然是敏感、执拗,并十分自负的,这些个性鲜明得恰如他的作品——无论你喜爱之,或憎恨之,都绝不含糊。 “我想这是我最好的作品” 八年前,1999年的7月,刚过61岁生日的法国人保罗·安德鲁接下了中国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工程。 五年前,在同是由这位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广州体育馆,我第一次采访了他,当时他头发凌乱,穿件皱巴巴的铁灰色外套,像是刚从工地里来,可以”不修边幅”来形容。 五年后,我们坐在被称为很像他成名作品的餐厅里,谈起行将完工的国家大剧院昨天的第二次试演。他的黑色西装剪裁合体,头发也修饰整齐,却难掩一脸疲惫,以至于当我问及他对大剧院即将完工的感觉时,他只回答了一个字:”累。” 昨天中央芭蕾舞团在国家大剧院献演玛卡洛娃版的<天鹅湖>,首席女演员张剑在第三幕的黑天鹅独舞里那华丽的32回转赢得了全场喝彩。然而当晚众人注目及追随的明星却无疑是保罗·安德鲁,只要他一出现,就会不断有观众过来索要合照或签名,甚至有人热情地握着他的手不停说”thank you”,让他有点应付不过来,最后索性跟助理说”请告诉他们,我不是安德鲁,我只是跟他长得像而已”…… 这时我趁着点菜的当口,与安德鲁说起昨晚观演的情形:在观众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些人显得非常好奇和激动,连声夸赞大剧院”实在太美了”,另一些人却仍旧抱持怀疑,甚至说”他到底设计了些什么啊”。 他全神贯注地听我说完,轻轻笑起来。于是我问他:”那么,你认为这所有关于大剧院的争议,是正在结束还是刚刚才开始?” 他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想争议正慢慢结束,至少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议论会慢慢走向正面。当年贝聿铭在卢浮宫前的金字塔也曾遭受过众多非议,还有很多法国建筑师写信给政府反对那个建筑,但现在,大多数人却认为那是个杰作。我想大剧院亦如此,需要多给它一些时间,相信假以时日,人们一定会接受它,并且欣赏它。” 事实上,我一直好奇,在我们这个信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此类格言的国度里,像安德鲁这样一个年届古稀的老人,是如何顶住数不清的责难与压力,把他的计划坚持到底并付诸实现? 安德鲁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很容易动气:”看到媒体上报道我的消息,我就问我的助手那是正面的还是批评的,如果说是批评的报道,我会生半个月的气。”那些日子他像是陷在解释的漩涡里,”东方人跟西方人真的很不一样,比如,当看到大剧院音乐厅的穹顶上那些我亲手做的浮雕时,芬兰总理会赞叹说’那太美了‘,而来自韩国的官员则会问我们’那是代表中国的长江吗’——东方人习惯一事一物都要找出意义和解释,这点和西方人有很大差异。” 现在,安德鲁说他已经不再在意那些批评了,因为只要看到他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就像看到一个梦想慢慢变成现实,再怎么累也觉安慰:”我越看就越喜欢这个大剧院,我想它是我目前为止最好的作品了,我甚至想在它跟前盖一所房子,让我可以住在里面天天看着它!”悠然神往的样子像顽童。 忽然让我想起昨晚的情形:北京的出租车司机不知道”国家大剧院”的位置,我打安德鲁的手机问他,他在电话里大声说:”你告诉他,就是那个’巨蛋’(the big egg),他肯定知道的!” 可见不在意是未必,但聪明人往往懂得自嘲,便四两拨千斤了。 [B]“我喜欢雄心勃勃的计划,那与金钱无关”[/B] 而且,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还容易把安德鲁的国家大剧院和他两位瑞士同行的另一个作品搞混。比如我跟一个司机说去”国家大剧院”,他的第一反应是:”哦,是那个’鸟巢’吗?” 安德鲁听了哈哈大笑,我于是问他对那两位瑞士同行——赫尔佐博和德梅隆设计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也就是”鸟巢”,有何看法。他说:”我曾经去过那里,设计得很棒,整个场馆的结构非常复杂但精巧,是件很不错的作品。” “不过,”他又半开玩笑地补充说,”那可比我的大剧院贵多了!”想了想又接着说:”当然,最贵的是CCTV大楼。” 不少人喜欢拿这三座如今京城里最受瞩目、也同样争议不断的建筑比较——”巨蛋”、”鸟巢”以及雷姆·库哈斯的央视大楼。论造价,大剧院最近公布的数字是 30亿元人民币,”鸟巢”据说耗资4亿美元,而央视大楼则号称斥资100亿元人民币——难免有人质疑:究竟有无必要如此劳民伤财,把京城变成这些世界级大建筑师的试验场? “其实对我而言,那一切并非关乎金钱。”安德鲁深思熟虑地说,”目前中国确实有不少人有这个经济实力,他们来找我,跟我说他们愿意花大钱,让我做一些大项目。但结果是做了样子出来,他们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要什么,只是想花钱罢了。” “我喜欢雄心勃勃、充满挑战性的计划,那与金钱无关。如果我觉得一个项目做起来没有意义,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会想做。” [B]最想做的建筑是什么? [/B] “是博物馆吧。”安德鲁说,”本来在山西太原有个博物馆的项目在筹划,但后来没有成功。我很想建一个博物馆。” 接着他谈起将来的计划:”在广州有一栋政府的大楼在建设中,在澳门也有一个建筑正在筹划阶段……” “难道在完成了大剧院这么个大项目之后,你也不打算好好休息一阵?” “嗯,我是个工作狂。”安德鲁笑着说。三年前他65岁,正是退休的年龄,他却离开了自己服务30多年的巴黎机场公司,组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家小公司。每月往返于巴黎与北京之间数次,即便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恐难以负荷,何况是这年届七旬的老人? 那种令人惊异的充沛精力大概源于对建筑的真正痴迷。”当看到我的建筑从图纸慢慢变成实体,并吸引着人们走进去时,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安德鲁说,”建筑就是这样,它创造欲望,让人想驻足观看,并为之停留。” [B]“那色彩、气味与声音,相当浓烈,叫人难忘” “那色彩、气味与声音,相当浓烈,叫人难忘” [/B] 中国古代有所谓结绳记事,我想,保罗·安德鲁必定认同,在他的人生记事里,中国的这八年,当值得“大结其绳”,留下鲜明印记。 不过,尽管他很快乐地宣布说“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是中国人了”,在别人眼里,他或许仍是个十足的“老外”:问他有没学会说中文,他答”大约25个词左右”;问他喜欢吃的菜,西餐永远是首选;甚至这个懂酒爱酒的波尔多人,在提到中国的茅台时,仍会皱着眉头说”还是受不了”…… 安德鲁曾说过,他“从不假装十分了解中国文化”,但他却非常努力地从工作、生活的点滴里,尝试接触并用心感受这个在身边的”中国”。 比如每天晚饭后,如果有时间,他会沿着紫禁城外的护城河散散步,看看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在河边聊天,漫步或钓鱼的情景。 这天在散步的路上,安德鲁告诉我,他在中国工作的这些年里,闲时最喜欢读莫言的书。”莫言小说里描绘的中国乡村生活,那色彩、那气味、那声音,相当浓烈,让人印象深刻,那是骨子里非常中国的东西。” 我相信在我看到的国家大剧院里,安德鲁已把这种”骨子里非常中国的东西”融入他的设计语言,所以才会有剧院外那一泓护城河般的方形水域,才会有那两扇酷似中国古老城门的剧院大门,才会有剧院内外那20多种深浅不一的红,才会有歌剧院穹顶上蜿蜒盘踞的”龙灯”…… 看着紫禁城头朦胧的灯光,他会由衷赞叹:”那光线真美,不是吗?我看过北京城里好多其它建筑,它们里面的灯光都太亮了,而这里的用光却刚刚好。”看着”筒子河”里摇曳的树影,他会屏息静气:”比起建筑物本身,我甚至更喜欢这些倒影,因为它们是动态的,充满变化,让人着迷……” 光与影在不同空间里的演出,可以说是他所有建筑作品中首要关注的元素,而这些元素表现在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上时,则让我看到他更为娴熟的技巧以及更为大胆的尝试——当你知道这个老人以赌上他的声誉为代价,竭尽全力地实现这些大胆尝试,并把他眼里中国的过去与未来,通过这个作品构成一种半叙事半抒情式的连接时,又如何苛求他非要背负起我们五千年的厚重文明,并巨细无遗地一一组装重现呢? 最后,当我把安德鲁送回他下榻的那家精品酒店门前,他跟我说起他住这里的原因:”除了喜欢它设计简单利落,最重要的,是这儿没人认识我。” 可以想象,随着国家大剧院在世人眼前的全面亮相,这位老人能独享的片刻宁静与悠闲,已经变得十分难得了。已把这种”骨子里非常中国的东西”融入他的设计语言,所以才会有剧院外那一泓护城河般的方形水域,才会有那两扇酷似中国古老城门的剧院大门,才会有剧院内外那20多种深浅不一的红,才会有歌剧院穹顶上蜿蜒盘踞的”龙灯”…… 看着紫禁城头朦胧的灯光,他会由衷赞叹:”那光线真美,不是吗?我看过北京城里好多其它建筑,它们里面的灯光都太亮了,而这里的用光却刚刚好。”看着”筒子河”里摇曳的树影,他会屏息静气:”比起建筑物本身,我甚至更喜欢这些倒影,因为它们是动态的,充满变化,让人着迷……” 光与影在不同空间里的演出,可以说是他所有建筑作品中首要关注的元素,而这些元素表现在国家大剧院的设计上时,则让我看到他更为娴熟的技巧以及更为大胆的尝试——当你知道这个老人以赌上他的声誉为代价,竭尽全力地实现这些大胆尝试,并把他眼里中国的过去与未来,通过这个作品构成一种半叙事半抒情式的连接时,又如何苛求他非要背负起我们五千年的厚重文明,并巨细无遗地一一组装重现呢? 最后,当我把安德鲁送回他下榻的那家精品酒店门前,他跟我说起他住这里的原因:”除了喜欢它设计简单利落,最重要的,是这儿没人认识我。” 可以想象,随着国家大剧院在世人眼前的全面亮相,这位老人能独享的片刻宁静与悠闲,已经变得十分难得了。 相关内容: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936.htm]国家大剧院揭秘:公共大厅堪称全球之最[/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762.htm]国家大剧院内饰揭秘:运用20种红色表现细节[/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asp?id=57935]国家大剧院9月25日将首次试演[/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7937.htm]国家大剧院内部探秘:一颗奢华的蛋[/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searchnews_%u56FD%u5BB6%u5927%u5267%u9662_00_1_0.htm]国家大剧院相关新闻内容[/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2168.htm]国家大剧院戏剧厅[/URL] [URL=http://news.zhulong.com/dongtai/read58186.htm]网友实拍国家大剧院内部照片[/URL] [URL=http://www3.zhulong.com/sou/searchinfo_%B9%FA%BC%D2%B4%F3%BE%E7%D4%BA_00_1_0_1.htm]国家大剧院相关资料内容[/URL] [URL=http://project.zhulong.com/searchproj_%B9%FA%BC%D2%B4%F3%BE%E7%D4%BA_00_1_0.htm]国家大剧院相关图片内容[/URL] [URL=http://zy.zhulong.com/tech/zhuanti/01/dajuyuan/index.asp?pf=01]国家大剧院相关专题[/URL]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