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上海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瞧瞧上海

2007-8-2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42| 评论: 0

摘要:   超越了其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开发已近乎是最残忍粗暴的一种方式。   紧随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进程,上海积极响应着这个空前的决定。到2000年止,超过一半的四十年代以后的建筑和大部分殖民时期建筑都将 ...
  超越了其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开发已近乎是最残忍粗暴的一种方式。
  紧随中国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进程,上海积极响应着这个空前的决定。到2000年止,超过一半的四十年代以后的建筑和大部分殖民时期建筑都将被拆除,用来建造20万栋高层建筑,这座城市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上海人大量涌入城市规划展览馆去看一个新制的未来城市模型,却只能发现他们的房屋已经从历史中给抹掉了。
  在今天上海还有那么一点平静的氛围。虽然浦东的商务区仍在不断成长,但是在黄浦江对岸的浦西老城区,上海市政府所谓的“控制性规划”已经显示出控制城市蔓延的迹象。建设上减速的第一步是保护传统建筑。一批以前的殖民地银行、金融公司建筑以及许多保留下来的石库门天井住宅已经受到特赦,将要进行修复保存。
  就像亚洲所有的现代都市一样,上海也有一大堆数量不菲的丑陋的垃圾建筑,但是她也能拥有不少很好的现代建筑,而且不全是高层。在醒目的高楼和第六大道高速路的周围是一系列90年代中后期建设的重要文化建筑。耗资7500万美元的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位于邢同和设计的铜鼎状的上海博物馆的后面。邢同和是同济大学的教授,曾经成功策划了上海申办2010年博览会的投标项目。在人民广场上与博物馆相对的是夏邦杰设计的大剧院,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歌剧院。除了具有一系列对中国传统符号如天圆地方的隐喻以外,它也是一首现代主义的赞歌。大剧院有3个观众大厅和4个舞台,它最令人惊叹的地方是围绕大厅被曲型屋顶覆盖的陶器和玻璃制的盒子。
  大量的开发建设给上海带来了世界最知名的建筑事务所。理查德·罗杰斯将浦东的水稻田规划成了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经济特区。波特曼的欢乐阳光明日广场,丹下健三的上海银行以及KPF在南京路上的66号广场,在这座城市最主要的商业大道两旁,都是在西方城市里可以找到的标志性的摩天大楼的例子,它们耸立在此是为了使上海这座城市能够超越香港。跨过江朝浦东的方向看过去,是粉色的巨大的东方明珠塔,到目前为止它还是现代上海的标志,香格里拉饭店和国际会展中心仍然占据着沿河地段。在它们后面,是中国最高的建筑——88层的金贸大厦,其中的44层楼是奢华的Grand Hyatt酒店,拥有一个精美的中庭和无与伦比的城市观景点。SOM设计的这座高耸的建筑有金属和玻璃覆盖的表皮,精心制作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的细部,其节节上升的外形,是模仿中国宝塔的造型。
  沿世纪大道向世纪公园驾车而过,两旁都是上海爱丽舍宫的宣传广告,然后你会见到一个像陨落的人造卫星一样的雕塑。在它的右边是由美籍华人刘晓光设计的科学技术博物馆,通体玻璃,弧形屋顶,蔚为壮观。在左边是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耗资9400万美元的东方艺术中心,这是一座多功能的展览建筑,在某些评论员看来则是一座蝴蝶状的雕塑。还不仅仅是这些。为了2010年的世界博览会,上海将成为更多会议中心的焦点,两座大桥和一幢由贝礼存(贝聿铭之子)设计的43层的办公楼,还要再加上由KPF设计的世界最高的(1509英尺)世界金融中心。
  在不经意的旁观者看来,上海越来越类似香港,然而它的真正竞争对手还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北京。当上海创办了自己的网球公开赛,北京紧随其后创办了中国公开赛。上海还拥有了博物馆、欧洲风格的大剧院以及耗资2.4亿美元建立的赛道,并且举行了中国第一次F1大奖赛和众多的艺术节。这些花费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都是不可能的。
  古建修复相对来说花费少些,并且可以赚取旅行者的美元。上海传统欧式建筑的狂热爱好者现在可以放心的发现外滩的大量特殊建筑已经从推土机下被拯救出来。举例来说,著名的和平饭店仍然保留着它最初的功能;其他的则经过彻底改造以服从消费社会的信条。外滩三号以前是Union金融公司的大楼,现在则由麦克·格雷夫斯建造了俄罗斯白桦木装饰的35米高的中庭,为高档商铺增添光彩。
  其他区域仍然保持着它们战前的性格。在外滩南面的中国城还完整地保留着。在原先的法租界,都铎王朝宫殿的仿制品和30年代的公寓楼与时尚的餐厅和夜总会共享着林荫道。锦江饭店,1972年尼克松和周恩来在这里签署了上海公报,在它的周围是上海最好的装饰派建筑。在附近还有格罗夫纳楼,这座公寓楼以前曾是饭店,曾经接待过数不清的显赫的政治人物。
  今天的旅行者们更愿意去新天地。这是英国建筑师本·伍德的创作成果。这个商业娱乐步行街区位于一片保留下来的石库门房子当中(也有一些是用老砖建的假古董),人们花了不少的精力使它避免看起来和新的一样,也是因此这里保留了一些历史魅力。在这里你可以在迷离的小巷中漫步,遇见或是意大利面馆或是艺术展览馆什么的;而事实上这里确实有一家博物馆。遗憾的是,它那很小而奇特的时光倒置的感觉却在一条繁忙的干道前生硬地结束了。
  中国建筑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把城市的知识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和外国建筑师的磨合交手是这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必要步骤,另一派则认为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更多地关注最好的本土建筑师以建立自己的中国意识。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正在崛起,特别是在北京和SOHO中国,但是,依照日本的经验,也许要再过20年他们的作品才会成为主流。在这段时期他们则要祈祷中国爆炸式的经济继续爆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