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在开阔视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与责任意识,去建设高文明建筑;21世纪已是东方的世纪,源远流长的中国建筑文化哲理,必然带来越来越多强劲的文化优势。这些值得关注的纷繁思想,要求华人建筑师要在创作实践中探求到新的生长点,走出华夏建筑文化自尊、自强、自新之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更为全球建筑师,尤其是华人建筑师带来了期待空间和设计想象力。从提高全球华人建筑师的知名度、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等目标出发,在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特发起“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的评选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办方希望,通过华人建筑师作品的展示,为国际间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2007年7月21日,主办方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评选活动的内容,现将细则公布如下: 主办单位: “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 支持单位: 亚洲建筑师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香港建筑师学会 台湾建筑师公会 承办单位: 中青国际(香港)有限公司 《建筑创作》杂志社 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 评选方向 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领域而言,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住区的建设应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建筑与城市的美观。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选项目内容可涉及人类住区的各个方面,如住房、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灾后重建、住房解困等。 2.绿色建筑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过程。哲学人类学家盖伦认为“人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动物,在人类的进化中,人是未经特化的,人类缺少特定的器官使他们适应于他们的特定的生活环境。因此作为一个极为脆弱、赤手空拳的物种,人类需要凭借他的智力与思想力量,创作一个他能够在其中生活的生存环境。”建筑就是这一改造过程的重要产物。绿色建筑是建筑师寻求的一种答案。参选项目包括所有与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 3.城市更新 在城市变革发展中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关系着城市是否可以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旧城的改造应深入了解各种城市因素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及其矛盾根源的基础上,针对各地段的个性特点和类型模式,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综合的整治,这种循序渐进的有机城市发展模式就是城市更新。参选项目内容可涉及城市建设与开发中有关更新和保护的各个方面,如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单体或组团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等。 4.创新设计 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键动力,同样也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在当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形势下,当代建筑师需要把握时代和社会的最新需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吸取前人和各国的经验教训,以社会的重要综合协调者的身份,进一步激发创新的想象力和竞争力,在理念、功能、空间、形式、技术、环境、材料、施工等方面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评选形式: 根据评选方向,向全世界华人青年建筑师征集设计作品,并由评委会委员投票评选出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 奖项设置: 1.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1名) 2.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提名奖(10名) 评委: 评委会由国内外著名华人建筑师组成,名单随第二号通知公布。 参赛资格: 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2年1月1日后出生)的全世界华人建筑师,国籍不限。 参赛规则: 1.所有参赛资料为中英文统一规格; 2.8月1日后从下列网站统一下载参赛表 http://www.far2000.com,  http://www.abbs.com.cn,  http://www.biad.com.cn 注:点击下载参赛表格(2个); 点击下载示例(2个)。 3.每个参赛者可以申报两项已建工程,并根据下载表格, 按照统一尺寸打印后报送; 4.送报项目需本人担任主持人或主要创作者(如与他人合作项目,需提供相应文件以证明为主创人员),如为合作项目,须提供合作单位认可证明; 5.由于评选结束后将举办获奖作品展览,并出版获奖作品图书,参赛者在报送打印表格的同时,需再提供CD-R光盘资料,包括:文字存为WORD格式,设计图纸为CAD格式,所有工程照片存为TIF或JPEG格式,精度不小于350dpi; 6.所有参赛资料(打印表格和光盘)用EMS形式寄至组委会; 7. 所有参赛作品若不按照统一规格报送将视为无效。 送报时间: 2007年11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 评选程序: 2007年11月25日初评 2007年11月30日终评 奖励: 1. 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 (1)、跨文化考察费10000美元 (2)、奖杯及证书 (3)、奖励中国邮票总公司为本次活动获奖者印刷的邮票一套 2. 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提名奖获得者: (1)、奖金5000美元 (2)、奖杯及证书 (3)、奖励中国邮票总公司为本次活动获奖者印刷的邮票一套 颁奖晚会: 时间:2007年12月 地点:北京 注意事项: (1)作者所报项目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则,并对所提交作品的著作权承担责任,凡由于参赛作品而引发的著作权属纠纷均应由作者本人负责; (2)提名奖以上的作品将由组委会进行展览并出版图书,参赛作品的刊登、出版、展览的版权归竞赛组委会所有。组委会在使用参赛作品时将对作者予以署名,但有可能对作品按出版要求作适当的技术性处理; (3)中国邮票总公司将为本次大奖赛印刷10张四方联小型张邮票一套(包括每位获奖者的头像及作品); (4)提名奖以上参赛者将由组委会负担交通(经济舱)食宿参加颁奖晚会; (5)组委会对本规则具有最终的解释权。参赛者凡参与本次竞赛,即表明已接受上述规则。所有参赛者须接受评委会的评审决定作为最终竞赛结果。 ■ 报送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D座506A室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组委会秘书处 邮 编:100045 联系电话: 010-88043510, 010-88043512 联系电话:魏凤娇 何蕊 传 真: 010-68020912 E-MAIL: biadinfo@263.net biadinfo@126.com “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组委会 2007年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