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广西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广西北海动用警力强制拆迁 政府强推

2010-10-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55|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10月10日,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村外,建筑工人正在对包围白虎头村的围墙进行最后的合拢。围墙内还剩50余户村民拒绝拆迁,围墙外竖立着高档楼盘的广告。   “十一”长假过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著名 ...


 



 


  10月10日,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白虎头村外,建筑工人正在对包围白虎头村的围墙进行最后的合拢。围墙内还剩50余户村民拒绝拆迁,围墙外竖立着高档楼盘的广告。


  “十一”长假过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著名景区银滩公园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人。沉醉在沙滩和海水中的人们不会想到,距离公园东门仅百余米的地方,一场惊心动魄的司法强制拆迁正在上演。


  10月8日清晨,31岁的白虎头村村民许勇恍如经历了战争大片中的一幕。早上5点多,还在睡梦中的许勇被一阵响声惊醒,他抬头望向窗外,上百名警察将他和邻居的住宅楼团团围住,昏暗中,几个大灯将小楼照得通亮。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从楼顶和一楼进入的防暴警察锯开门锁,一下将他按倒,给他铐上手铐,带到楼下的车里。


  出楼门时,许勇看到邻居何显福一家4口人也被警察铐着带了出来,老老少少有的还光着膀子、穿着内衣。执法人员安排搬家公司将屋内家具物品搬出后,迅速将位于银滩路的这几栋靠海住宅用机器推倒。


  直到房子变成一片废墟,何显福依然拒绝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如果政府的拆迁合法合理,我早就签了,但现在政府的行为不合法也不合理!”他说。


  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征地大事,怎么村民都不知道


  白虎头村之所以卷入这场拆迁风波,是因为北海市政府实施的一项银滩改造和建设工程。


  北海市市长连友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历史原因,在银滩中区留下了大批与“天下第一滩”美誉不相称的房子,既不符合北海城镇化建设要求,也不符合把银滩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滩旅游度假景区的需要。根据北海城市发展规划,新的银滩景区将要建设一批高级酒店和商业娱乐街区。2007年年初,北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银滩进行大改造的重大决策。


  据介绍,该项目涉及用地面积4011亩,分为拆迁改造区和安置回建区两大区域。工程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工程项目房屋拆迁涉及银滩镇咸田和白虎头两个村委会、共4个自然村的拆迁户1525户,人口5000人,拆迁房屋建筑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是北海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史上单次房屋拆迁涉及人口最多、拆迁建筑面积最大的一次。


  占地750亩、总人口2850人的白虎头村是此次拆迁改造工作的重点。北海市政府宣称:2006年,在《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后,白虎头村委会根据群众意愿进行了确认,对土地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无异议,不申请听证。村委会原主任冯坤代表白虎头村签署了不申请举行听证会的说明,消息传出后,引起了村民的愤怒。


  “可以说,95%%以上的村民当时都不知道征地这回事,是村委会几个人偷偷地搞的。”何显福表示,他一直觉得政府这一行为不合法,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


  像何显福这样,一直拒绝签署搬迁协议、始终坚持留在白虎头村的村民,有60户、200来人。那么,当初对村里土地征收一事不知情的,是否只是这一小部分“钉子户”呢?10月10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位于北海市金海岸大道的北背岭回建区,对已经搬迁的村民进行随机采访。在记者走访的6户白虎头村搬迁户中,有5户村民表示,村委会从没有就征地事宜征求过他们的意见。居住在回建区3区的林先生说,“村委会跟政府签了什么协议,我们根本不知道,根本没有跟村民沟通过这件事。”


  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9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如宅基地的使用方案等,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


  从2007年开始,以许坤、高世福、高剑波、蔡建月为代表的部分村民,对银滩改造和建设项目,提出了全面质疑。最首要的问题是,对征地这样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大事,村委会既没有召开村民大会,也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此举剥夺了村民的财产权、知情权和听证权。


  村民法律维权均以失败告终


  2007年,许坤等人委托了北海市一家律师事务所代理白虎头村土地征收问题的案件,但很快,北海市司法局介入,劝说该所律师退出代理。


  虽然官司没打成,但许坤在这次维权行动中,获得了一份关键的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北海市六批次征地的批复。这些批复的内容,成为村民质疑政府拆迁行为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 1
    • 2
    • 3
    • 4
    • >>
    • 共 4 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