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规划师眼中的桥头堡
水溶城绿融城 桥南片区刚做规划时,美国诗建建筑设计(中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王小健实地踏访了好多次。 “交通混乱无序,路面狭窄。”王小健说,这是桥南片区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走进村庄,城乡接合部的特征显现,私建房子毫无规划,周边环境脏乱差”。 本地人的说法很直观,池店镇华洲村陈先生直言,过去的桥南片区,广告牌横乱竖立,客运站、水果批发市场夹杂在一起,这里又是晋江、厦门、南安进入泉州市区的“瓶口”,交通乱得很。 按照市政府对桥南片区的定位,这里要建设泉州市晋江南岸一个重要的城市次中心区,通过标志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在塑造新城市形象的同时,周边建设兼具自然和人文气息的高品质住宅区。 通过实地踏访,王小健和其他设计师有了一个设想,那就是“绿融城,水溶城,水绿城相依”。 “这些村落中拥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及水流,用地南北两端各有一条区域排洪渠通过。”王小健说,利用这些原有的水体资源,通过整治和改造充分挖掘其景观资源,可以造就桥南片区的景观优势,这就是“水溶城”的独特韵味。 另外,王小健说,在桥南周边的江南公园、市民广场等已经有建成的公共绿地的基础上,桥南内部也将设置诸多绿地,如城市中心步行街广场、立交桥退让绿地、南低渠休闲绿化带等。这些绿地形成一种环绕的连续的绿化景观系统,并蔓延渗透到住宅区各个组团之中,真正形成“绿融城”的景观特色。 四大功能模块 “泉州大桥南片区北侧已建成泉州市民广场、展览城、游乐园等公建设施;片区东侧现已形成城市范围内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与华洲建材装饰市场。另外还有朵莲寺、大榕树,也作为保护对象遗留着。”王小健分析称,该地区拥有一定的商业服务集群,且地处交通要道,区位条件优越。根据定位和现状,他们将桥南片区规划为四个功能区。即:商业文娱区、商贸办公区、高级住宅区、其他发展用地(如图)。 规划中,桥南片区还将结合城市广场和绿化走廊,设置一座1.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和一座影视文化娱乐综合中心。 按两个居住规模配套建设社区活动中心、中学、小学、幼托、医院等公共设施也在规划之列。其中要预留150亩用地,建设一所达标完全中学、两所20亩以上达标小学。 另外,除了地块中将建的高级住宅区及众多绿地外,还将在交通干道的视线聚焦位置处设置标志物———城标,以对应于遥遥相望的古城标志物东西塔。 南下跨江的桥头堡 桥南片区改造,当地居民是最直接受益者,他们将完成“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居住高楼大厦,出入高档商场,还有配备齐全的娱乐、教育、文化等场所,丰富业余生活。 实际上,桥南片区承载的城市次中心任务,在有关专家看来,是缓解泉州老城区的压力,泉州跨过晋江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关链接 “东进、南下、西拓”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