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香港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香港建筑署八成员工忧虑前景

2004-11-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7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行政长官董建华早前曾向公务员许下六项承诺,以稳定公务员队伍,当中包括在任期内,公仆薪酬福利不低于九七年、十六万公务员数目不会再减、不会以强迫遣散的方法处理部门人手过剩等。但随着○七年渐近,特首的任期快 ...

政府近年展开多项大型工程,但部

行政长官董建华早前曾向公务员许下六项承诺,以稳定公务员队伍,当中包括在任期内,公仆薪酬福利不低于九七年、十六万公务员数目不会再减、不会以强迫遣散的方法处理部门人手过剩等。但随着○七年渐近,特首的任期快将完结,有公务员团体开始担心六项承诺不能获得延续,对前景产生忧虑。
香港政府建筑署人员协会日前以电话问卷调查方式,成功访问了八十位平均年龄约四十一岁的会员,全部为长俸制公务员。调查发现,有七成六被访者认为,行政长官的六项承诺能够稳定○七年前公务员的信心,但对于公务员的未来前景,即○七年后有忧虑的被访者高达八成七,显示该署职员普遍对前景感到忧虑。
调查反映会员取态
香港政府人员协会副主席、建筑署人员协会主席廖荣芝表示,调查仍在继续进行中,以目前该会拥有七百名会员来说,八十位被访者的调查结果已能初步反映会员的取态。他分析,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相信政府会兑现承诺。不过,另一方面,员工对○七年后有忧虑,当中尤以担心政府在○七年后会以强迫遣散的方法处理部门人手过剩者为甚。
廖荣芝解释,结果反映政府没有长远的规划,令员工放心,政府应多做些工作,继续稳定公务员队伍。他说:「能得到公务员的信任是因为特首承诺不会强迫遣散,我们希望将不强迫遣散确立为基本方针,好像基本法一样,按方针办事,跨越○七年,○七年后都用这个方法,这就可以稳定公务员。」
循节流缩减财赤
他更认为,不强迫遣散不但应在公务员中推行,更应应用在私人机构,惠及市民,政府需起带头作用,让业界仿效。
他建议,政府可用其它方式代替强迫遣散,如通过合理的补偿,让经济能力较好的职员提早退休。他说:「现时政府容许公务员提早退休,但退休金却要等到六十五岁的法定年龄才能领回,政府能否改一改?另一种做法是培训转业。」
廖荣芝批评政府在解决过剩人手问题上,一味在人工支出方面做功夫,只考虑裁减人手,而未想过「节流」。他说,如在半夜减低某些街道的街灯照明亮度以减省电费、博物馆在人流较少的时间提早休馆、将现时某些免费提供给市民的服务象征式收回些许费用等,亦可在财赤高企的情况下补贴库房收入。
政府缺监管损失更大
该会另一位主席郭挽宁补充说,政府近年不断将建筑署原有的工作外判,建筑署只兼顾顾问的角色,变相造成署方人手过剩的错觉,但实际情况是,外判后员工的工作量并没有减轻。他说:「如何领导建筑业,改善提升质素和水平,在地盘推行环保,多做一点工业安全的东西,这些题目说得好听,但是人手需要多少?其它工作很少时间就做完了,容纳不到那么多人手。理论上外判了有更多人手做其它的工作,但工作量不会轻了,因为顾问公司看的东西,很多时候都要我们自己再看。」
促请政府立即停止外判,否则当政府在建筑界中的影响力持续减少,将来倘有工务工程出现问题而要拨乱反正时,损失会更大。他说:「例如短桩,倘监管服务给了私人发展商,政府没参与,若发现重大问题的时候,损失的是政府,因为私人发展商很难追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