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股市泡沫爆破后,不少市民对前景感到无望,尤其是负资产人士。近日,梁锦松一次独自到食肆吃饭,两名市民不请自来,要求他走回高地价老路,还叫政府不要卖地。因为他们两人是负资产,他们相信高地价政策可以帮到他们,又可以帮到整个营商环境。但是,梁锦松断言对他们说,“高地价政策在香港已是做不了。” 他认为,就算香港停止所有卖地,也不可能返回过往的高地价。因为现在边界已越来越共通,所谓土地已不只是看香港的土地供应,而且高地价政策对香港也未必有好处。 “我们已经见到泡沫经济的后果就是产业空洞化。没错,当时有钱买股票、有钱买楼的人好亢奋、好快乐,实际上,样样成本太贵的话,雇主会将工种外移,香港就越来越少工作机会。” 梁锦松并不认为香港现在已丧失机会。“你仍然见到很多白手兴家的成功例子,若说现在的机会比以前少,我绝不同意。” 若说现在的希望比以前少,只是指现在比1999年之前,无论买股票买楼,短期即刻会赚到钱的机会是少了。 但他强调,当时的机会和环境是独特的,“时移势易,你要走回这条路,对不起,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他认为,如果利用香港作为基地,开发内地市场仍然是大有可为。“你同外国人倾谈,他们会觉得香港很好,但香港人却看得比较差。” 他认为这与传媒的报道侧重有关。香港的报章报道通常侧重负面,好消息通常很少在报纸大篇幅报道,所以市民的感觉同外国人对香港的感觉有颇大的差别。 “这不知是传媒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他说。 近期,香港报章上多了很多“中央救港”的标题。对于“救港”此一字眼,梁锦松却是深恶痛绝。“救港的含意,是香港人不行,需要人施舍,可是实际不是这样。” 他说,内地要发展,香港也要发展,现在大家商讨的,是如何在各自的发展中互惠互利,就如做生意一样,这才持久。他强调,香港有很多优势,香港人不应妄自菲薄。 对于近期有多位内地官员批评香港,梁锦松说,“人家怎说不重要,最重要问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认为,只要香港有实力,有优势就会成功。 虽然梁锦松强调香港的前景乐观,但他亦承认,目前的困难不会很快过去,未来一、两季的前景肯定不会太好,因为现在全球的主要经济有陷入衰退危险。 但他认为,更重要,是香港市民对于未来路向要有共识。“如果香港在未来五年至十年没有一个清晰的路向,不改革的话,就糟了!因为现在知识型经济,样样事情都是互联网时间,毛泽东说得对,‘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