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天津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全国城市拆迁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天津)

2001-11-15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82|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改造旧城市建设新天津天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2001年10月)   一、天津危房改造的基本概况   住房问题是群众关心、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改革以来,随着住房建设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 ...

  ^^^^改造旧城市建设新天津天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2001年10月)
  一、天津危房改造的基本概况
  住房问题是群众关心、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改革以来,随着住房建设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居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和1976年地震的影响,到1993年底,市区仍有面积在两公顷以上,三、四、五类房占70%以上的危陋房屋164片、共738万平方米。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生活,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用五至七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内六区成片危陋房改造的目标。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成片危房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圆满完成。从1994年至2000年,全市已累计拆迁各类房屋1059万平方米,其中危陋房屋836万平方米,拆迁居民30.8万户,百万群众喜迁新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建设部的领导多次到天津视察危改,江泽民总书记还欣然题词:“牢记党的宗旨,造福人民群众”。
  二、天津危房改造的主要做法
  (一)条块结合,以区为主。危改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着各方面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市、区两级政府始终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市政府成立了危改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建委、计委、房管、规划等28个委办局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危改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各区成立由区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危改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危改的实施,指标到单位、责任到个人。这种条块结合、以区为主,的做法,确保了全市危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市政府从危改实际出发,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危陋房屋改造若干问题规定》、《关于确保危陋房屋改造顺利完成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等文件。
  凡属危改项目用地,均实行行政划拨。与一般商品住宅开发相比,列入危改计划的房地产开发可减免各项收费14项,每平方米收费减少211元;列入危改难点大片的房地产开发可减免各项收费18项,每平方米收费减少323元,调动了开发商参与危改的积极性。
  (三)、危改与房改相结合。在危改拆迁中通过政策引导居民购买还迁安置房,收回资金再投入危改。1994年至2000年,全市出售危改还迁房295万平方米,收回资金10.7亿元。把房改机制引入动迁,实行危改还过房“先售后租”、“只售不租”的做法,不仅为危房改造收回了启动资金,同时还挖掘了老百姓的购房潜力,加快了住宅商品化的进程。
  (四)、以路带危改。在危改中,地段和配套条件好的片实施危改进度较快,而基础设施差的难点大片却难以启动。
  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大胆创新,坚持走以路带危改的路子,市、区共同筹资,共拆迁用于修路架桥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建设的危旧房屋122万平方米,修路架桥55处。路桥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使沿线及周边危改片地价升值,为招商引资、加快危改创造了条件。
  (五)严格依法拆迁。房屋拆迁是危房改造的第一道工序,关系着各方面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为此,我市依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于1994年拟定并颁布了《拆迁细则》及与之配套的18项规范性文件,使房屋拆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健全了市、区(县)两级拆迁管理机构和审批发证、调处裁决等规章制度。坚持每年对各区、县《拆迁细则》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法拆迁行为。几年来经拆迁管理部门核发的1060个拆迁许可证无一差错,对12处违法、违规拆迁行为的处罚也基本正确。在1999年国务院召开的依法行政会议上,杨新成副市长还汇报了我市依法拆迁情况。
  (六)大力推行货币安置。拆迁量大、还迁安置房和资金不足是阻碍大规模危房改造顺利完成的突出问题。从1995年开始,我市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依靠群众,大胆实践,探索推行货币安置,受到了广大拆迁户的欢迎和开发企业的支持,保证了全市危改的顺利进行。1995年货币安置占拆迁安置总户数的7%,以后逐年上升,2000年已达87%,全市有18万户拆迁居民选择了货币安置,共发放货币安置款135亿元。我市目前采取货币安置的主要做法是:取消人口因素,以原住房面积为安置依据;根据被拆迁片所处地段位置不同,由各区政府确定相应的安置标准;货币安置款一次发放到位,拆迁居民可以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到房地产交易市场自由选购自己所需要的住宅,购房款差额自负,余额归己;大力兴建经济适用房,放开二、三级房地产市场,使拆迁居民在自行购房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带着感情于危改,政策不搞一刀切,不让一户过不去。实行货币安置的好处是:有利于转换住房机制,推进住房商品化进程;有利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启动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和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加快拆迁速度,降低拆迁成本;从根本上杜绝了逾期还迁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天津危改的特点及带来的变化
  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截止2000年,共有境内外583个单位参与我市危改和城市建设,其中行政事业单位171个,国有、三资和民营企业412个。市房管局、市建设投资公司、市建设开发集团等都投入巨资先后承担了谦德庄、春华里、南头窑等难点大片的危改,以实际行动为政府作劲;万隆集团和津东房地产开发公司等非国有企业,也积极参与危房改造,新建住宅251万平方米,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强劲的实力。
  二是建设项目多元化。截至2000年底,全市共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1060个,其中危改项目365个,住宅建设项目172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3个,文教卫生和商业网点建设项目50个,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建设项目占有较大的比例,表明我市在突出危改重点的同时,注重提高城市载体功能,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城市总体规划,逐步向实现北方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方向迈进。
  三是安置方式多元化。实行了货币安置、房屋安置和货币、房屋相结合安置等多种途径。在还迁安置的33.5万户居民中,全市货币安置18万户,房屋安置15.5万户,分别占安置总户数的53%和47%。市内六区还推行了“货币还迁、定向购房”的安置办法,将货币安置与房屋安置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开发企业先期资金投入大和拆迁群众“故土难离”的矛盾。经过几年的危改,给我市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通过危改拆迁房变新了。危改前,市区房屋十分破旧,以南开区西广开为例,在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臭气熏天的蓄水池、有鳞次栉比的窝棚区,平均每公顷土地上生活着400多户、1400多口人。1998年,市、区政府决定对西广开实施拆迁改造,消息传来,居民奔走相告,昼夜打点行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搬迁。昔日窝棚成片的西广开,如今早已被几十万平方米宽敞明亮,功能齐全的高楼大厦所代替。
  通过危改拆迁路变宽了。我市百万居民在告别阴暗潮湿的老屋,享受窗明几净新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四通八达的道路变化。以南市地区为例,危改前房屋破烂不堪,道路狭窄难行,人口密度为全市之最,在54万平方米危陋平房中,有31%的住户居室面积不足10平方米;最宽的道路9米,最窄的仅3米。如今,福安街等三条通衢大道将南市纵横贯通;
  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通过危改拆迁群众的居住质量提高了。在冬难御寒,夏不遮雨的危陋房屋中,很多人三代同堂,人均居住面积在3平方米以下的住房特困户就有3.8万户,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不断。经过危改,全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已由6.9平方米提高到了8.6平方米;住房成套率由54%提高到了80%以上。
  危房改造的壮举,不仅给群众的居住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更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危改拆迁拉动天津经济增长了。一是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建材、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农展。Z00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8%,占全市GDP比重的3.7%;二是加快了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两百家企业从市区搬出,一百多亿元的拆迁资金既为这些企业实施深化内部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三是启动了房地产市场,成为我市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1994年到2000年的七年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720万平方米,住房自有率已达49.1%;累计向10.1万名职工发放公积金贷款58.7亿元,为我市“九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危改拆迁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更高了。
  危改目标的实现,圆了几代人的安居梦。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是危房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市委、市政府及各区政府在拆迁中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想方设法减轻群众的负担。广大群众也从危改中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无不盛赞危房改造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四、下一步危房改造和拆迁工作的目标
  为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市委七届七次会议提出的办好“提高人民收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新三件事,实现天津市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全市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投入到新一轮的改造旧城市、建设新天津热潮中。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市将拆迁危旧房屋500万平方米,建设住宅360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6.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90%以上,热化率达到73%以上。今年,市区成片危房改造已进入第七个年头,截止9月底,全市已拆迁危旧房屋13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9万户,由房管局投资建设的天津标志性建筑一鼓楼已于国庆前夕竣工并接待了18万游客,一批绿化景观工程和高标准中小学同时建成。城市建设硕果累累,“民心工程”捷报频传。处在这一时期的房屋拆迁工作,任重道远。为此,我们确定的工作目标是:
  树立一个指导思想:以“七一”讲话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办好天津市委提出的“新三件事”和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中,肩负起拆迁工作光荣使命,当好危房改造先锋。完成二个转变:即由体力型向知识型转变,由执行型向参谋型转变,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拆迁实践中躲不开、绕不过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各级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搞好三个服务:把拆迁部门作为服务窗口,推行政务公开,实行24小时全天候办证,做到恪尽职守让政府放心;公正执法让群众信赖;热情服务让企业满意,把“三个代表”落实到拆迁工作的实处。实现“四化”目标,即:
  一是拆迁管理法制化。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借国务院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出台东风,修订或拟定与新的拆迁法规相配套,与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市房屋拆迁实际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违规拆迁行为,使我市的拆迁管理、动迁服务和拆房施工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动迁服务市场化。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将动迁服务逐步推向市场。对于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拆迁试行在本辖区内进行招投标的办法,打破区域性垄断,使一部分信誉良好、管理到位、业绩突出、质优价廉的动迁单位跨地区承揽动迁业务,通过市场竞争,把动迁服务水平提上去,把动迁取费标准降下来。
  三是信息交流现代化。以国家建设部和市房管局把拆迁工作纳入微机管理为契机,实现市内六区拆迁管理网络化,其他区县实现统计报表和动迁工作管理微机化或电传化。市拆迁办建立同站或网页并与市政府实现联网。与各区县的工作信息实现微机传递,无纸办公。
  四是队伍建设知识化。以提升知识水平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拆迁队伍整体素质;大力提倡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每年推荐10名左右有培养潜质、有文化基础的年轻同志到高等院校深造,到“十五”末期,70%的区县拆迁管理部门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60%的拆迁办主任达到本科学历;
  100%的拆迁资格单位有本科学历工作人员,60%以上负责人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为拆迁队伍的长远发展积累后劲。
  借此机会,我们热情欢迎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到天津做客,考察改革开放给我市带来的成果,分享旧城改造为天津人民带来的喜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