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天津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天津现代住宅楼

2001-6-1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25|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人们对现代住宅楼建筑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了,无论是多层住宅楼还是高层住宅楼,其内部结构组成、各层平面布置形式以及外部建筑式样与风格等等,我们都能做出不少直接的或相关的大致描述。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各种形 ...


^^^^人们对现代住宅楼建筑似乎已经非常熟悉了,无论是多层住宅楼还是高层住宅楼,其内部结构组成、各层平面布置形式以及外部建筑式样与风格等等,我们都能做出不少直接的或相关的大致描述。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各种形式的现代住宅楼的大规模兴建,使得城市的总体环境构成发生了飞速的变化。就全球范围而言,这样的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在二战以后的欧洲出现过,随后在亚洲也逐渐形成大兴住宅土木的风潮。西方人士曾经坦言,照目前的发展来看,最多再有二十年,中国的城市住宅建筑总量肯定将成为世界前列水平,而且这种预
测还充分考虑到了人们占有量的经济指标。
^^^^震后重建与商品化时代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无疑给天津的城市住宅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虽然从规模和形式上并不像震中区的唐山市那样的大面积完全重建,但市区中心受损地段的恢复性建设以及城市边缘地区的周转、安置性住宅楼的出现,可以说正式拉开了天津市大规模现代化住宅建设的序幕,而这一建设发展阶段前后大约持续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大规模兴起以及福利分房政策的逐步取消,住宅建设又进入了商品化时代。
^^^^如果说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是带有全国性普遍意义的话,那么震后重建则是天津市比较有特色的住宅建设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住宅以多层砖混结构为主,城市中心区则主要是原有地段上的重建与恢复性建设,如贵阳路住宅区和松寿里住宅区等。而相对独立的新建住宅区则有比较明显的城市总体规划意图,并以政策手段将居民引入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体院北住宅区和长江道住宅区等就是在此期间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此外,高层住宅楼也开始少量的出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住宅楼工业化的方法也有了较早的尝试,比如许多五层至八层的住宅楼采用了工厂预制的大型墙板体系,有少量高层住宅楼也试验性地运用了这种方法。从城市整体环境上讲,早期形成的住宅楼群无疑对以后的居住区发展奠定了大体的格局。
^^^^商品化时期,住宅楼的开发与建设具有非常明显的市场因素。选择什么样的地段以及住宅楼的形式与组合方式的选用,不仅取决于城市规划的总体性控制和指导,而更多地取决于开发商的发展战略及其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应该说,商品化住宅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更多的生机,无论从建筑本身的风格形式还是住宅区的整体形象等等,都充满了鲜明的特色和活力。
^^^^主题住宅区
^^^^住宅楼成为商品以后,其开发与建造过程就必须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这一竞争的结果往往可以从不同的住宅区主题中得到体现。在早期的一些开发项目中,由于只注重住宅楼本身的实用功能,而对居住区的多种附加价值或潜在的开发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一般也就冠以某某小区之名而简单地标明身份。事实上,每个住宅区都或多或少、明显或潜涵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只要加以强调和适当的投入,就会形成个性鲜明的主题。比如以强调住宅区绿化这个环境主题的花园住宅区就曾经成为一种时尚,一时间某某花园或某某城市花园也就自然而然地代替了某某小区。另外,公寓似乎也被公认为是高尚住宅的代名词,当然各方面的条件相应也会比普通住宅要高,这本
身就具有表明特点的涵义。
^^^^天津许多住宅区的主题带有非常明显的历史人文色彩,这恐怕与少有自然环境条件作为倚借很有关系,像文化广场、新城以及居或轩等等,大多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主题宣扬。还有以强调自然景观和住宅宛如自然生成这一环境或生态主题的住宅区,比如以大面积的水景为主线,而住宅楼自然地坐落其间,从而形成自然主题的住宅区。
^^^^选定一个恰当的主题,不仅可以使住宅区的特点具有非常明确的表达,同时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丰富多彩的主题住宅区之间往往有着比较突出的对比,由于地域、文化传统以及环境景观的不同,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讲,天津的现代住宅楼可以有十分宽广的发展空间,但如何既不过分夸张与宣扬同时又能够使得内容真正反映出主题仍然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楼宇之间的对话
^^^^大多数情况下,住宅楼是以群体组合的方式存在的,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住宅小区。因此,住宅小区内的楼宇之间以及相邻小区之间或不同街区之间就必然存在着某种对话。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讲,这类问题属于住宅建筑的外部空间所研究的专业范畴,而规划上的要求往往更注重防火与日照的合理间距等安全健康方面的问题。然而,从住宅建筑的开发而言,住宅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具有更为复杂的内容。
^^^^比如,高层住宅楼与多层住宅楼之间就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外观差异,同时在使用上与住宅等级等方面也有许多不同。有些住宅区以高低错落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力求达到某种空间视觉上的平衡与稳定;还有的住宅区干脆完全用统一的建筑形式,或者是全部采用高层,或者是全部采用多层,从而使得同一住宅区内由单一的建筑外部形体进行各种组合,由组合产生各种变化。当然后一种做法一般取决于开发项目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形式,因而这又是住宅区之间的对话关系。
^^^^用地的选择对商品住宅的开发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地段环境因素以及住宅楼本身的对位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考虑。我们在以前的讨论中曾经提到,天津现代住宅楼建筑的明显特点就是外观质朴而注重实用,而在高层与多层的对位关系方面,一般是以高层作为城市整体建筑空间环境的点缀,大量的多层住宅楼则以各种灵活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住宅区。可以非常肯定地讲,天津现代住宅楼之间的对话是一种谦和的交流方式,不论是新旧建筑之间还是高层与多层或低层之间,这种谦和到处可见。
^^^^风格与形式
^^^^住宅建筑的风格往往与所在地域的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民风民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不同时期还会存在不同的主流风格。实际上,现代住宅建筑其本身就是一种主流风格――简洁明快,极少过多的装饰而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充满工业时代的气息等等。
^^^^尽管住宅建筑的现代主义风格在国外已不再是发展的主流,但在我国,现代建筑仍然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这种发展已经非常具有我们自己所特有的存在方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们的住宅建筑也有某些力求突破现代主义的倾向。就天津的住宅楼而言,应该说的确是以非常正统的现代主义风格为发展的主流方式。从具体的建筑形式来看,简洁有序的外部立面以及适当的建筑装饰是其主要特点。因而业内外的一般看法是,天津的住宅建筑风格及其形式属于比较保守的那种类型,甚至可以说是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典范。与南方的灵活多变相比,我们可能略显沉闷;而与北京相比,我们又缺少某些王者的霸气和形式上的夸张。虽然这种对比往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从中我们也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如果说地域性的经济文化必然孕育出特有的建筑风格与形式的话,那么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把这一特定的地域文化表达出来,只要有特点就必须坚持,否则我们可能会失去的更多。客观地讲,现代主义从本质上并不提倡怪异与过分的个性化追求,而是现代手法的各种灵活组合与运用。由此我们完全能够形成自己所特有的住宅建筑风格与形式。
^^^^底商与沿街的问题
^^^^带有底商的住宅和沿街的住宅一般需要特别的考虑,尤其是当底商并非有特别需要的时候,开发商的决策就更为重要。如果住宅楼紧邻城市主干道,那么设置底商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收益,同时对解决底层住宅的噪音干扰及居住安全都会有所避免。从城市景观设计的角度考虑,沿街带有底商的住宅楼是很常用的手法,既可以满足街景与商业功能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空间作为住宅,真正做到了经济美观而且实用。
^^^^然而,从大量的住宅楼实例来看,底商与其上部的住宅之间总会存在一些相互影响,处理不当必然会影响到正常使用。天津有不少住宅楼带底商,其中有些使用效果很好,既有活跃的商业环境而便于生活,同时对于正常居住也没有产生太多的影响。当然也有个别不成功的例子,比如入口及公共空间的处理等等。
^^^^
^^^^事实上,带底商的住宅楼为数并不算多,但同时又会经常遇到,因为住宅建筑邻街是很正常的。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底商,在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平面转换上还有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有些高层住宅楼干脆就把底层架空或设为公共空间,这无疑是一种权宜之计,当然从住宅区的整体环境效果上来看,可能会收到其他的回报。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有没有底商往往并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况且,底商所直接影响到的住宅部分一般只是最靠近底商的那一两层,因此问题又简化了许多。现在的一般做法是尽可能地不设底商,当有必要设置时则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既满足底商的功能要求,同时又有可能给共上部的住宅带来一定的方便。
^^^^编后语
^^^^曾经有一些建筑专业的学生发出慨叹,中国为什么没有我们自己传统的住宅楼形式流传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实际上在我们以往的讨论中已经提到,中国人传统的居住理念是一种平面展开的模式,或许是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生命观所使然。现代住宅楼建筑的出现并非哪一家的专利,而是工业技术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生活居住方式的必由之路。多层及高层住宅楼仍将是今后很长时期城市的主要居住之所,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远没有结束,当新的观念及其建筑作品出现的时候,我们或许会重新加以研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