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的中国房地产业,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交流。峰会此起彼伏,论坛接踵而来。尽管会场在变化,“走台”的嘉宾却不过是那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原来以香港、深圳、广州的数位开发商为主力阵容的演讲队伍自去年末开始,已经悄悄地被北京地产界的腕级人物替代了,出场频率最高的是潘石屹、任志强、冯仑、林少洲等人。 ^^^^5月8日,应成都上河城开发商邀请,这一地产明星阵容在上河美术馆参加了《成都商报》主办的“激情新世纪――成都房地产峰会”;5月10日,扩大了的“明星阵容”(成都开发商陈家刚加入)又飞赴昆明,参加了由云南上河置业企划公司主办的另一场主题为“居住改变中国”的论坛。 ^^^^与早些时候的论坛相比,如今的论坛气氛越发轻松,这在本报是举办的“北京房地产市场发展新空间”论坛上已可窥一斑,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关于老总“走台”原因的妙论“失节事小,饿死事大”已成名言,四处流传。此番参加成都、昆明的峰会,连一向刻板、严肃的华远董事长任志强也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他形象地比喻自己在华远的工作性质是“只管谈恋爱,不管生孩子”,以声明自己只管企业资本运作层面上的事情,不管具体操作,堵住了向他发问华远操作层面上的问题的记者的口。记者看到,这些原本有着竞争关系的老总们在台上争领风骚但互相托市,在台下也相处融洽。这一点让成都的开发商羡慕不已。一位成都的开发商反映,成都房地产市场竞争尚处于低级局面,开发商之间还在互相攻击,不可能坐在一起交流。 ^^^^数次“跟踪”采访,记者看到,开发规模不大,迄今为止只是成功操作过一个项目的潘石屹最受各地峰会参与者追捧,是最红的明星。在自由提问时间里,被提问次数最多的总是他。这与潘的擅借媒体炒作概念、几度成功地进行危机公关并迅速回收40亿销售资金关系重大。记者也发现,几次地方城市举办的峰会上都没有看到国内房地产界首席重量级人物王石的身影,而当红明星们的风头越来越盛。或许,在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房地产领域后,喜欢人均GDP水平、一身霸气的王石有些不适应,也有传言说他对地方性论坛没有兴趣。但是,王石不在场并不意味着不被关注,京城的地产明星们在成都房地产峰会对“二王”――万科老总王石、大连万达老总王健林进行了言简意的评价,《成都商报》以“京城四大腕‘点杀’二王”为题予以了报道,用词之尖刻让点评人们心跳加速了一下。 ^^^^其实,在大讲注意力经济、房地产企业进入打名牌时代的今天,老总们“走台”实际上是出于信息交流、企业文化推广或进行产品营销的需要。毋庸置疑,在房地产行业刚刚进入开发商品房时代、产品体量大且开发周期长、企业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之际,开发商的明星效应也是项目推广的一个有效手段。成都开发商豪斯物业公司老总陈家刚就坚定地认为“传统认识上的从营销看项目、从项目看公司、从公司看老板应该倒过来。”据其反映,上河城现在的一些买家就是冲着他个人来买他开发的房子的。当前,“明星效应”的最大受益者当属现代城开发商潘石屹,他的现代城客户以及即将发售的新项目“建外SOHO”的预定者很多是冲着他的名气来的。“明星”在借重媒体把自己推广出去的同时,也被动地把自己置业媒体的有力监督之下了。他被放大的应该既包含他的优点,也包含他的缺点。此等情形下,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得到保证。到外地“走台”,对坚持不出北京搞开发的华远董事长任志强来说,宣传企业文化的意味不重,他重的是与各地同行之间的信息交流。所以,他自称对外地市场的评价是出于公心的。太合地产的董事总经理林少洲说,参会演讲也是这些平日忙忙碌碌的老总们整理思想、让自己与与会者的思想一起得到提升的一个机会。这是这些“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商人们肯出来传教的原因之一。 ^^^^盖出的房子并非最好的北京地产开发商能在业界一领风骚,想必是有渊源的。林少洲分析说:“北京本来就是政治明星和文化明星的舞台。打个比方,一个只是在经济活动中取得成功、获利巨丰的人士,在香港可以评100分,在广州可以评90分,在上海可以评80分,在北京却只能评50分。”弦外之音,在北京搞地产开发,企业家光有经济实力和专业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林评价当前抢滩北京市场的外地企业并不具备与地头蛇争斗的实力,媒体上提出的龙虎斗说法欠准确,他说:“那不过是风匹‘土狼’而已。” ^^^^事实上,当未来房地产项目品质整体提升之后,楼市竞争的更高层次必然是在文化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的开发商更具备竞争力。关于南北开发商的差异性,成都开发商陈家刚曾做过精辟论述,他说:“北京的开发商是从头做起,南方的开发商是从屁股做起。”项目细部固然重要,选对开发方向、选准开发模式、选好开发时机、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恐怕是最关键的。在娱乐要素已经渗透到行业里来,原本在产品开发上有领先优势的南方开发商们可别尽顾屁股不顾头,尤其“北伐军”要调整战略、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