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十五条”来了,建筑设计能否借机提升
简介: 继5月份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十五条”)之后,备受猜疑的“90平方、70%”的含意,7月13日终被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所破解。这两个数字都与建 ...
继5月份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国十五条”)之后,备受猜疑的“90平方、70%”的含意,7月13日终被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所破解。这两个数字都与建筑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新政如何落实,建筑师们重任在肩。因为政策有了灵活性,对建筑设计会带来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催生住宅建筑设计质的飞跃 据《天津日报》报道,五合国际建筑师曹一勇持的就是这种观点。其基本意思是:面积减小了,户型设计空间相对也就变小,增大了设计师设计出多样产品的难度,因此无论是从产品角度讲,还是从营销定位角度讲,市场上都会出现许多同质化产品。若想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开发商就不得不另想办法,在成本控制、设计精细度、领先理念等方面另出新招,以体现项目的差异性。 促进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通常情况下,90平方米建筑面积内,在保证至少一厅一卫的基础上,户型往往设计为两居或是小三居。带来的是结构构件和隔墙增多,工程量加大,从而使工期拉长,成本提高。因为房型减小,标准化程度可以提高,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的建设方式可以广泛地推广,使建筑空间利用率提高,施工速度快,并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及污染,同时降低成本。开发商还可以推出诸如大空间的房型,在全框架结构中,少设隔断,保留空间自由划分的可能性,以方便业主自行安排功能空间。 细部设计将被关注:产品的同质化使得开发商不得不在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下功夫。比如装修成品房经过3——4年的市场考验,越来越被购房者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建筑设计的品质将体现在细节上。这种细节关怀更多地将与入住后的日常生活感受结合起来。比如房间内各种插座、端口的位置设定,每一个细部尺寸的考虑将会更加合理,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再如为避免儿童和老人行动时出现危险,房屋所有内墙采用圆角设计等。 有益于节能的普遍应用:套内面积减少,在同样的用地面积下,有更多的套数,那么每户的外墙面积必然减少,有利于节能。再者,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开发商更可能打出节能的概念来作为销售策略。 另外,户数增加就意味着车位需求增多。如何在不影响绿化率的情况下,满足越来越严重的停车问题也需要用心。 建筑师将会有更多的麻烦 在建设部细则没有出台之前,设计院纷纷反映设计中的项目被开发商叫停,因为这两个数字对设计的影响太大了。开发企业围绕新规定的一些关键点在揣摩政策走向,研究应对措施。比如,以建设房中房的办法予以化解,即把表面看起来是两套的房屋连通成一个整体,打掉隔墙即变成一大套。还有把上下两层预留好“接口”,梯子一架,两小套房立马就成“复式”。此外可能还有其他“高招”,都要建筑师发挥“聪明才智”。 深圳于6月20日出台的落实“国十五条”的10项措施中,把70%界定为单个住房建设项目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应达到70%,过去已审批但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凡不符合这一结构比例要求的,都要进行套型调整。因此相当一部分项目面临修改。而70%的“总量控制”是在政府手里的,每个项目该在70%里还是属于另外30%,大概会成为开发商们需要“做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可以想象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方案肯定也是动态的。本来有很多项目开发商就一直举棋不定,见异思迁,一个项目做个多套甚至于十几套方案是家常便饭,现在又多了来自政策的要求,开发商和设计院这次是同病相怜,只不知道在费用方向是否也要做到“有难同当”。其实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理解,对建筑师来讲都是考验,既要满足政府和开发商的要求,更要为使用者着想,还要顾及建筑师本人的态度和追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愿设计院和设计师能借机更加重视住宅设计,用心做好每一个户型。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