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以现代手法传承文化

2006-6-3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2| 评论: 0

简介:以现代手法传承文化 ——佟麟阁85号院改造项目参观小记 本报记者 肖娅 佟麟阁路位于北京西城区南部,处于长安街与宣武门西大街之间,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办公楼选址就在这条街的西侧。当记者应邀 ...
以现代手法传承文化

——佟麟阁85号院改造项目参观小记

本报记者 肖娅

佟麟阁路位于北京西城区南部,处于长安街与宣武门西大街之间,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新办公楼选址就在这条街的西侧。当记者应邀参加墨臣迁址晚会时已是傍晚,夕阳的余晖使这条暗淡的老街多少有了些绚丽的色彩。墨臣的新办公楼安静的退在街道里侧,用院子将办公空间与街市隔离开来,入口处简单的处理增强了进入场所的领域感。
“佟麟阁85号院改造项目”的整个设计施工过程的理念来源于墨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是对当前城市发展的思考。佟麟阁85号院改造之前是北京市电视技术研究所,自带一个院子,是典型的八十年代办公楼。这里未来被规划为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的建筑保存了旧有的风貌。佟麟阁路一带建筑极具多样性,沿街有面临拆迁的四合院,其间分布有六七十年代的多层住宅,九十年代末的高层商住公寓,庞大的政府机构(新华社),中西结合的教堂,还有一个用古罗马柱式装饰外墙的菜市场。这些建设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建筑在两条主要城市干道的夹缝中依循着旧有的城市肌理生长着,看似混乱中却衍生出一种奇妙的秩序。面对这样一个特定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适普性的背景下的改造工程,墨臣的设计师告诉我们,他们在改造时希望可以延续该地域已经形成的秩序,不破坏原有的街道多样性的空间形态,包容这里和每一个片断,将它们作为一段段历史,而不是有选择性的进行修复,以达到最终的和谐共生。
记者沿路走来,更深地体会到这个改建项目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那就是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同时又处处体现着现代气息与美感。
一进门厅先给人平静的感觉。没有花哨的造型,没有多变的色彩,有的只是厚重的白墙,轻盈的黑色背景,一汪静水,水中有若现的石块,还有竹林...混凝土砌成的长方形水池,以现代平面构成布置的混凝土“石块”,用化工合成纤维布做成的竹子,还有高弹性织物做成的背景墙,虽然每一样都是现代工艺的产物,但是将这些组织在一起却能勾起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意境”的一点回忆。
二层以上是办公区,实木的办公桌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悬挑出露天的阳台,是公司的休闲区。这里营造出近乎于家的感觉,一种不同于大空间办公的空间氛围。这样的空间所用到的围合材料都是比较自然的,触感很好的欧松板或者密度板,板于板之间交错拼接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于办公空间的尺度。同时地台、景窗等多出现在家庭空间里的小元素也在这里可以找到。在这里可以将心情放松下来,咂一口香茗或者咖啡,享受片刻的宁静。
说起文化味,就不能不说说他们的图书室。图书室的设计别具匠心,里面不再有传统意义的一排排书架,取而代之的是一面书墙,分隔了图书室与办公空间;所有的书都被布置在“墙”上提高了寻找与检索的效率;曲线的造型与异型的办公桌协调有秩;“书架”的横向隔板上下错动,来源于竹林中竹节上下交织的机理;“书架”沿周边布置,留给读者舒适的看书和讨论空间。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设计的细节。玻璃肋板上的荷花图案是一种新的尝试。墨荷是极具传统色彩的,历朝历代被众多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刻画,而此次墨臣的设计师借助计算机重新定义了荷花图案肌理的组成元素,将它们像素化,重新排列整合。由于制作技术及原理的区别使最终呈现在我眼前的墨荷不同于以往而具有时代性,给人惊艳的感觉。背面的图案则选用了红色的郁金香。正反两面截然不同的效果也试图想表达中西交融的一个理念。
当我回头仔细看看这栋建筑时,才发现办公楼的立面也是与众不同的。它的金属幕墙采用的是特殊的鱼鳞穿孔板。这种穿孔板异于普通板的地方在于一般的穿孔板是一次冲孔,直接冲掉所需部分,剩下完整的孔型。而鱼鳞穿孔板则是冲压两次工序,先冲三遍再压一遍,这样板材不完全通透,压制的一边形成一个角度。这样的话水平视线可以受到阻隔而阳光却可以沿着入射角度照进大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东方人喜欢朦胧,而西方人喜欢更加直接的方式。我没想到的是这种东方的朦胧感设计师不但把它体现在空间处理上(比如过渡的廊下空间),甚至还考虑到体现在表皮的形式上。
现代语境下对文化和传统的认知需要创造性的思维,传统不能因循固有,需要符合当代的和未来的美学特征,才能焕发生机,如同经历一次由茧化蝶的过程。基于这些,佟麟阁85号院改造项目的设计师们以当代简约风格强化视觉艺术表现,并尝试运用抽象的方式作为传统文化的隐喻,摆脱单纯符号化片断造成的苍白和无力。水、竹、山、院等等这些在意念里与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事物所传达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才是我们追求并试图创造的领域。行走于建筑内外,记者不由感慨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生命力,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