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皮肤病”难掩建筑形象之殇

2006-2-24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9| 评论: 0

简介:很多外地旅游的人对于北京一些区域建筑形态的乱七八糟感到吃惊。的确,城市建筑景观可谓城市的“面子”,是予人第一印象的“城市第一表情”,而那些不和谐的建筑难掩城市“皮肤病”,势必给国际大都市形象带来不良影 ...


很多外地旅游的人对于北京一些区域建筑形态的乱七八糟感到吃惊。的确,城市建筑景观可谓城市的“面子”,是予人第一印象的“城市第一表情”,而那些不和谐的建筑难掩城市“皮肤病”,势必给国际大都市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近日,建设部发布《城市黄线管理办法》,规定在城市黄线范围内禁止违反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违反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未经批准,改装、迁移或拆毁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等。人们期待已久的科学的城市规划终于有了规范化管理。

从北京长安街两边的建筑来看,沿途两侧建筑及中心市区各道路的关键节点,无疑不显示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建设。但仔细观察在一些标志性建筑周围,古今结合、高矮不均的“握手楼”、“接吻楼”根本无设计可言、毫无美感的建筑群不在少数。有人把北京称作“建筑跳蚤市场”,一点不夸张。

基于此,《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的出台无疑是“及时雨”。它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服从城市黄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黄线管理、对违反城市黄线管理的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城市黄线应当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城市黄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在城市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迁移、拆除城市黄线内城市基础设施的,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城市黄线指的是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新“办法”将于3月1日起施行。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