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批判
简介:英国诗人库泊说过一句你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的话:“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他这话说出来以后,嫉妒他的人肯定不少。就像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不小心说了一句:“诗意的栖居”,给几个世纪的兄弟姐妹带来了言 ...
英国诗人库泊说过一句你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的话:“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他这话说出来以后,嫉妒他的人肯定不少。就像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不小心说了一句:“诗意的栖居”,给几个世纪的兄弟姐妹带来了言说的话题。 不过据我所知,应该的城市都是比较漂亮的。同学李瑞环游学英伦的照片我大半看了,觉得英国真是不错。前两天看欧洲经典城市的照片,我的嘴巴就没有合上过,这才是人待的地方啊。如果库泊在中国大概会说:“上帝创造了乡村,猴子创造了城市。”我们生活的城市就是一片垃圾啊。这真是一个令人伤心欲绝的发现。 2005年一个夏日的傍晚,云南朋友在丰台请我吃饭。我乘坐公交车居然在3个小时内没有从小庄走到国贸,朋友急得冒火我气的生烟,饭局作罢,这个哥们还在校友录上把我一顿臭扁。至于平时被堵在路上更是司空见惯,所以我对北京始终爱不起来,根本没有感情基础啊。可是不管你爱不爱,这就是你要谈情说爱娶妻生子的城市。(没有选择,因为泱泱九州城市一统) 走过大半个中国,我喜欢的城市也有几个,比如苏州、大连、宁波、杭州,但是这些几乎被中国人称为天堂的地方,和欧洲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比起来,简直是东施于西施。 中国的城市规划只有一窝蜂,中国的城市设计都是外行人瞎指挥。陈希同早年主政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建筑就几乎全部土洋结合;程安东主政陕西的时候,他的字照例贴满了大半个西安;上海有了第一高楼,广州就要建亚洲最大喷泉,北京东方广场竣工,一些小城市的广场就要扩建。每次出差回到北京西站,看到世纪坛窝窝囔囔的屈服在军博和央视中间总是感觉不舒服——一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一位与会者说:“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同时,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破坏。” 如果不是在杭州西子湖畔,我根本分辨不出我在杭州,倘若不是徜徉夫子庙拜祭中山陵,南京和其他省会城市没有分别……记得2005年参加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的时候,我还对俞孔坚大骂城市主管部门不以为然。现在有时间把老俞的资料仔细翻阅,才知道他骂的还不够:看看当今中国城市竟被他们糟蹋成何等模样。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据我所知,很多欧洲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甚至建筑的颜色也有相应的规定。以瑞士的日内瓦为例:日内瓦城市中心限高37.5米,这是圣皮埃尔教堂的高度。100年前这里就是日内瓦城市的最高点,至今没有改变。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坚守的东西。日内瓦法律对沿湖建筑有非常明确而“苛刻”的规定:城市中心限高37.5米,建筑须退湖30米,退道路中心线20米,退邻居土耳其大使官邸12米……容积率只有0.2(容积率:指建筑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容积率低,则单位成本高;容积率高,则以牺牲绿化和环境为代价)。即便如此,1998年瑞士人还搞过一次全民公决,认为日内瓦又穷,又乱,加之语言是法语,准备把它划给法国。如果依照日内瓦标准,中国的城市几乎百分之百都要给别人。 “日本皇宫周围松林苍郁,草坪舒展,灰色的围墙、森严的大门,给人一种威严和宁静的感觉。护城河对岸是一个较为辽阔的慢坡,慢坡上种植着青草和零星树木,一片天然景色。皇宫右侧外是一个十分宽阔的广场,供游人散步、休憩之用。这个大广场的地面不是水泥磨成,也不是什么大理石、花岗岩之类,而是以碎石子铺地。……”这是一个朋友从日本归来关于日本皇宫的描述,皇宫在东京的喧嚣声中保持着一方宁静。这在中国也几乎不可能。 有人说,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历史,而我们城市的历史却面临不断改造的命运。“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不再;“姑苏城外汗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远不见。城市空余喧嚣,现在出差也不愿出去走动,在宾馆里面看看电视,城市反正都是一样。 百年以内中国城市肯定都要重新规划建构,我们为此付出的成本必然数以万计。今日痛哭者,我辈三两人,明日接受审判者,自可成群结队,然而便是唾弃谩骂又有何益?金圣叹当年大哭,我今日冷笑,并且进浮一大白——悼念中国城市魂灵之死,抚慰我心头之伤。 悲哉,不能言。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