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多月的集中整治,我省建筑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各级拉网式清查,基本摸清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纠正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昨日,由建设部副部长郑一军率队的建设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检查组一行听取了广东的汇报,副省长许德立主持了汇报会。 据悉,到目前为止,全省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自查自纠和各地级以上市抽查项目总数达14896项,总投资887.5亿元,其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项目642项(典型案例见附表),涉及投资27.2亿元。对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都抓紧进行查处,已有539个项目被责令整改、330家企业停业整顿。 通过边整、边改、边建章立制加强管理,我省建筑市场进一步得到规范。但在整治中发现我省建设市场在工程招投标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挂靠投标、串标等时有发生。如中山三院医技大楼年初在省工程交易中心公开招标过程中,发生包工头串标、四家施工企业出借资质和省交易中心两名工作人员受贿等问题; 二是评标办法不完善,评标定标未能充分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三是招标行为不规范,有些投标企业在同一次投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有的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可以参加投标; 四是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的建设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特别是在部分市、县一级的水利、电力、公路、管线设备安装等专业工程还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 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方面,有些地区发放施工许可证把关不严,一些工程项目未具备发放施工许可证条件,就发放施工许可证,有的甚至是先开工后发证。建设部检查组此次在广州、深圳随机抽查的11个项目,就有7个项目不符合工程建设程序。 郑一军对广东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力度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建筑市场秩序的混乱将给工程带来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对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一定要依法严查,既是对少数违法者的惩戒,对其他市场主体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从而增强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法律意识,逐步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