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江苏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城市总规:在变化中优化——访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博士

2005-12-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2| 评论: 0

摘要: 城市总规:在变化中优化——访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博士  在城市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刚刚获批又要进行修编的事例较为常见,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非议。那么, ...
城市总规:在变化中优化——访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博士


 在城市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刚刚获批又要进行修编的事例较为常见,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非议。那么,城市总规编制方法如何改革以适应今天中国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近,南京市规划局局长周岚博士谈了她的看法。

  记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分别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进行了一轮城市总规的编制工作。而最近几年,不少城市又在对城市总规进行修编。对此,您怎么看?

  周岚: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总规是中国规划事业逐步恢复后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解决了当时许多城市总规的有无问题,但这一版总规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强烈特征。90年代的城市总规则明确了进一步改革开放后的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安排,实践证明,它对中国城市90年代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战略指导作用。但另一方面,虽然90年代的城市总规尽可能多地考虑了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城市发展要求,但是历史的回顾表明:中国在这10年间发生的许多变化还是超出了规划的预期。

  面对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许多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新世纪的思路,需要在冷静总结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战略。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和需要,不少城市又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城市总规工作。

  记者:南京市于2001年开始并基本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规工作。跟过去相比,您认为规划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周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制城市总规,基本上是在城市规划圈内展开的,往往是由地方规划部门完成或委托其他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当时关注城市规划的人士基本上限于圈内的专家学者,总规在经过专家论证后,在报人大审查、政府审批时往往也不会引起社会认真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

  而进入90年代,城市规划编制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规划已经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规划被冠以“龙头”的地位,各界对城市规划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

  记者:从网站搜索“城市规划”主题词,2005年9月的条目数是2003年同期的71倍。昨天政府、专家的规划已经成为今天全社会的规划。

  另外,当今的中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快”与“变”是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调,这就对现行总规的编制周期和时效性提出了挑战,我们无法再像过去一样等待三年五载才有一个基本成型的规划,而南京的总规调整只用了一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周岚:我们探索了一些总规编制办法的改革,从而能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一个相对质量较高的规划。

  一是确立了规划“调整”的定位,而不是简单地推倒重来。实事求是地延续保留原规划合理的部分、调整不合理的部分、补充规划不足的部分,这既使得规划有较好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也使得编制的时间大大节省。

  二是在工作方法上采用了“开门规划”的做法。在开展新一轮总规时既打开学术大门、引入多专业多学科参与规划,也向社会敞开规划大门,引入市区县政府、相关部门、人大、政协、普通市民参与规划的讨论。

  三是在工作内容上着重强调“战略”和“近期”两头。“战略”着重分析远景南京中心城及周边的土地和环境容量,分析未来大的城市化空间需求,确定X年(远景规划)的大空间战略格局以及重要的生态和基础设施廊道;“近期”则着重研究城市即将面临的问题,提出未来城市的六大近期策略。

  四是在技术途径上,采用了“深化在研究、简化在编制、强化在实施”的做法。用一年时间完成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划可能已经是最短的了,但对社会来讲,同中国今天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节奏相比,似乎周期还是太长。

  记者:但南京城市总规调整工作的实施效果比较好:总规提出的城市发展目标,被写入中共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成为南京市全社会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在总规提出的“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总规提出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实际建设中拉开框架、得到实施。那么,关键何在?

  周岚:总规的战略和思想必须通过一以贯之的规划体系贯彻深化落实。三种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关键作用:一是城市总规,它对城市的长远和战略进行部署、为建设发展把握大方向的战略类规划;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它深化落实总规,为建设管理提供具体依据;三是城市空间特色关键地区的城市设计。

  在2001年南京总规调整完成之后,我们迅速开展了三方面的规划深化工作:一是城市的次区域规划;二是开展了专项规划深化;三是在国家的技术标准下结合南京的实际和实践需要,补充制定了一系列急需的地方规划标准。在此基础上,近两年我们又迅速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工作。

  记者:根据实践经验,您能否简要总结对城市总规调整的主要观点?

  周岚:我们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年代,城市规划的深化完善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和品质将得到刚性的保证,此外则要给与市场经济发展以弹性、选择性和灵活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