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运甫:好建筑不能失去最具精神魅力的宏观意义
简介:我们很难设想,一座好建筑,能无视环境的和谐。尽管建筑本身也许存在可圈可点的长处,但作为视觉的总体评价,却失去了最具精神魅力的宏观意义,建筑和环境是互补增辉的协调关系。今天的认知,也是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
我们很难设想,一座好建筑,能无视环境的和谐。尽管建筑本身也许存在可圈可点的长处,但作为视觉的总体评价,却失去了最具精神魅力的宏观意义,建筑和环境是互补增辉的协调关系。今天的认知,也是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例如几年前,北京贯彻保护历史遗迹“东岳庙”的时候,不仅这座古建筑群前沿大殿已拆掉盖了新楼,同时,古建的背后,更是成群的住宅大楼相拥着,形成了难以组合的遗憾。这类例子也是举不胜举的。 其实遗迹与环境的和谐,正是推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提示。今天强调它,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当代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评选中间,对此重视不够,很少把建筑方案的选定,联系到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及其形成的整体呼应效果作为最终裁定标准的。尤其难以忍受的是,竟然把具有历史文化品位的传统古建拆除了,换来的却是在艺术上相当平庸的高楼大厦。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杜布西埃早就提醒人们应当在关注建筑个体的质量、平面设计、外立面处理设计的同时,还应当十分重视各个建筑里面影像与天空之见连续综合形成的审美象征。我多么希望北京新“规划”,能进一步带动对北京“建筑与环境”的重视。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相关分类
最热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