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9日至9月27日,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检查组第五组对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以下简称三省)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情况进行了检查,共抽查了杭州、绍兴、福州、漳州、南昌、新余6市的24项在建工程(市政工程5项、公建工程9项、学校工程5项、住宅工程5项),面积为30.66万平方米,工程造价为56073.6万元,结构类型分为框架结构12项、框架剪力墙结构3项、砖混结构4项,市政桥梁4项,市政道路1项。 加强领导、全面部署、工作深入、措施扎实 三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将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对整顿规范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浙江省在今年3月初,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出决议,要求采取统一部署,省、市、县上下联动,对全省《建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自查自纠和省、市、县检查的基础上,6月初省人大6位正副主任带队,组成6个执法检查组下去检查。在8月向有关单位印发了《关于督促对违法工程抓紧进行处理的通知》,对21个典型安全要求一抓到底。在两部抽查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省里又对在建房屋、市政工程开展检查,并向省政府提交了整改报告。 认真组织自查、自纠、抽查,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江西省由市、县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抽查,抽查率为80%以上。由省建设组织的抽查,抽查率为20%,方式是明查暗访和重点抽查。共抽查693个项目,查出违法违规项目391项,占抽查总数的56%.上饶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对51项违法违规工程项目下发了50份处理决定。 浙江省全省共检查10021个工程项目,每个项目要检查招投标、合同、施工许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监理6个方面的34项内容。因此,合计检查项数340714项,发项各类问题4569项,占检查总项数的1.2%.所有问题当中,建设单位占74.4%,施工单位占18.5%,勘察、设计单位占1.6%,监理单位占1.3%,行政执法不规范占4.2%. 福建省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共5068家,开展了自查自纠的3649家,自查自纠面为72%.自查自纠工程项目4588个,自查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工程项目394个,占8%多一点。违法违规的主体中,建设单位占大多数,达75.9%.违法违规的类型中,数量最多的是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占总数的29.7%,全省共查处864件违法违规案件,罚款金额705万元。特别是福州市还发现了业主肢解发包的3项工程发及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厂家、商家的6项工程。 制度创新、规范动作,加大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力度 江西省监察厅和省建设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前实行情况告知制度的通知》,要所有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招标登记的同时将工程情况告知当地监察部门,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监管的力度。 杭州市在省高速公路工程、杭州萧山机场工程试行“无标底”招标基础上,总结经验,全面试行“无标底”招标,积极探索新的招标投标办法,投标报价是工程量清单报价。实施1年来,累计完成工程“无标底”招标项目296个,建筑面积370万平方米,中标价33.7亿元,中标的合同价平均预算定额降低了约15~20%.“无标底”招标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市场竞争规范化;二是企业行为规范化。杭州市还对市区建设工程施工中标人实行公示制度。 初步建立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 福建省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开展较时早,福州市是部里确定的试点城市,漳州市的施工图审查工作开展得很扎实,而且覆盖到县里的建设工程。 浙江省建设厅在三月份发了《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全省已完成施工图审查项目350余项,建筑面积560万平方米,投资额50多亿元。 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江西省建设厅放开设计、施工市场,取消外地队伍进入江西的注册登记和审批,正在组织修订《江西省建筑管理条例》,将原来规定的“省外单位到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必须到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批准手续,并到建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建筑活动”进行了修改。第二是取消了评标中的评先评优加分。 福建省自开展建筑市场整顿以来,共废除带有地方保护内容的规范性文件51项。如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蒲田市都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废止了一批明显带有保护主义和垄断色彩的规定,从形式上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