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期待更多民族特色建筑

2005-9-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9| 评论: 0

简介:日前,在一次国际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上,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库哈斯这样调侃中国的同行:“中国建筑师的数量是美国建筑师的1/10,在1/5的时间内设计了5倍数量的建筑。”   中国建筑师设计效率真是如库哈斯所调侃 ...
日前,在一次国际建筑设计学术研讨会上,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库哈斯这样调侃中国的同行:“中国建筑师的数量是美国建筑师的1/10,在1/5的时间内设计了5倍数量的建筑。”

  中国建筑师设计效率真是如库哈斯所调侃的那样,有美国同行的2500倍吗?答案是否定的。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市步入快速发展期。城市的兴起,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建筑从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大都直接取材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楼、高密度、大广场”的模式,缺乏城市的个性特征。

  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设计要有地方文化个性,这在认识上并不存在争议。但为什么城市建筑形象的趋同化又是那样的不可逆转呢?笔者认为,这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从社会经济根源来看,工业化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巨大的诱惑力、影响力打破了地域文化个性赖以生存的空间界限和文化界限,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趋势。二是从决策者和设计者的角度来看,作为对建筑设计方案有最后“拍板权”的地方政府官员,不善于从城市积淀的历史和现实实际出发,或简单仿古仿洋,或抱住传统设计理念不放,造成设计缺乏个性。

  笔者以为,建筑设计必须体现文化特色和个性特征,这包括有意识和下意识两个层面。有意识层面的文化涵盖历史、地理、文学、建筑风格、诗歌、绘画等,是现代与传统、发展与文化、稳定与平衡的综合体。而下意识文化,则是使建筑本身传达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并引起人们的共鸣。让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出现吧,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期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