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节,贵阳海鲜量大价低,身居高原的市民大饱口福。 去年12月建成通车的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令越来越多的贵州人直观地感受到海鲜多了,高档水果价格降下来了,旅游出行方便了。 这种新感受与上世纪30年代贵州公路的一段趣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贵州一个大军阀买了一辆汽车,由于境内无公路,只好将车大卸八块,由人抬到贵阳,而贵阳城内仅有几里烂路,于是有了“汽车一去二三里,熄火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的笑谈。 对当今贵州人来说,上世纪30年代似乎相当遥远,近几年来关于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新感受却越来越多。 去年堪称是贵州交通建设的丰收年。公路建设喜事不断,北迄四川沪洲、南抵北海的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12月建成通车,贵州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麻(江)凯(里)公路全线峻工,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开工兴建。作为全国铁路建设“决战大西南”的主战场,贵州去年迎来了“铁路接轨年”。继内昆铁路接轨后,“决战大西南”重中之重的株六铁路复线及水柏铁路相继全线铺通。与此同时,贵州民航建设欲与铁路建设一比高低,进入高速成长期。铜仁大兴机场通航后,贵州将建设兴义、黎平、荔波等10个支线机场,力争形成以4D级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的民航网络。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将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建设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相互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在西南地区凸现重要枢纽位置的战略构想。 “天堑变通途”,公路是贵州交通建设的重点。“十五”期间,贵州将投资483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全长1757公里的7个高等级公路项目开工,预计到2005年全省高等级公路总长将达3000公里,并形成以省会贵阳为中心,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高等级公路主骨架。随着遵(义)崇(溪河)高速、玉(屏)铜(仁)高速公路去年提前开工,贵州“两横两纵四联线”的“井”字高等级公路骨架开始全面实施。 “两横”第一横是上海至瑞丽国道贵州段,经黔东南、贵阳、安顺3地、州、市,长734公里。第二横为穿越贵州北部勾联川黔滇三省的通道公路,经铜仁、遵义、毕节三地、市,长830公里。“两纵”第一纵为重庆至湛江国道贵州段,经遵义、贵阳、黔南三市、州,长537公里。第二纵为穿越贵州西部联接川黔桂三省区的骨架公路,经毕节、安顺、黔西南三地、州,长530公里。再加上起于兴义、毕节、铜仁、六盘水4个城市的4条联络线,省内9个地、州、市所在地届时将全部被纳入南北东西畅通的高等级公路体系。 与公路建设相配套,贵州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如火如荼。 “九五”期间,贵州投资200多亿元,3条线路800多公里工程同步开建,堪称贵州建设史上恢宏的手笔。去年9月,渝(重庆)怀(化)铁路贵州段开工号声鸣响,云南沾益至贵州柏果的盘西铁路电化改造全面展开。目前,贵州已初步形成包括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南昆5条干线,拥有1420公里营运里程,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铁路交通骨干网架。 西南地区通过贵州铁路运出货物已占其运力的40%以上,贵州初显西南地区出海主要南下通道和货物中转枢纽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