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时代文化褶皱 西环广场以建筑演绎时代精神

2005-6-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49| 评论: 0

简介:  “建筑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应是对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应帮助表达出某种共同的精神风貌。”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   从成因上讲,地质 褶皱 主 ...
  “建筑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应是对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应帮助表达出某种共同的精神风貌。”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

  从成因上讲,地质褶皱主要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它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或向下拗曲,但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成。不管是升降还是水平运动,褶皱存于历史岩层,犹如建筑演绎时代文化,都在各自对应的年轮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在万千年人类文明史中,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文明演进的一个注脚。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发展,人们利用科技文化改写着建筑表情。曾几何时,北美建筑、欧洲枫丹白露、甚至日本枯山水都在中国大地争相上演,然而,在新一轮城市建筑浪潮后,人们站在生存与心理环境的褶皱口上开始反思:随着人们对时代文化喜好的阶段性断层,作为浓缩了时代文化的建筑该何去何从?

  幸好,今天的中国建筑界,处在一个经济与文化的繁华年代,处在一个建筑行业与建筑人才高歌猛进年代。多元文化的多角度碰撞,为形成建筑创作的黄金期奠定良好基础。

  大学生掀起新建筑文化运动

  2005年5月底,由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权威主办,《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今日财富·地产SHOW》联合承办的“首届北京大学生建筑文化节”,在清华大学蒙民伟楼隆重开幕。以建筑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群体,对城市建筑地产文化的吸纳与评判,他们敏锐的观察与新锐的观点将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一次令人瞩目的新建筑文化运动。

  据悉,本届文化节将持续三个月,活动将分为开幕式、楼盘规划大奖赛、地产大腕VS青年学子两极对话、大学生评楼、设立建筑学子奖学金等八个版块进行。在6月5日的开幕式上,政府官员、青年学子、专家学者、著名开发商齐聚一堂,共话北京建筑春秋。同时,开幕式在“建筑绿色宣言书”签名环节形成了一个高潮。活动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十位著名开发商高管和北京大学生代表,共同在中国第一份建筑地产“绿色宣言书”上签名,包括北京金融街建设公司总经理黄旭明、北京顺驰总经理陶琴等建筑地产精英人士悉数到场,签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这幅签名长卷将在北京高校和售楼处巡展,最后由北京大学生建筑文化节组委会赠送北京奥组委收藏。

  在本届开幕式上北京金融街建设公司总经理黄旭明说道:“今天我是代表北京金融街建设开发公司,还有在西直门一个项目西环广场来。西环广场是古老西直门一个新的标准,也是现在中关村的南大门。它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枢纽,建筑总投资超过20亿,是中法设计大师融汇中西文化的结晶。大家如果路过可以感受一下,这样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全阳光生态智能办公楼。我们作为它的建设者一方面感到骄傲自豪,一方面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喜爱。 ”

  作为全国文化之都,北京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与文化张力。建筑前辈携手象牙塔内的大学生进行建筑领域的交流与探讨,将对北京建筑行业的发展形成一股新的推动力。作为北京未来的建设者与描绘者,大学学子们对建筑文化的考量,是相对纯粹的专业与文化探索,因此,他们会发现些平常我们没看见的一些盲点、一些细节、一些视域,同时也将发现建筑所具有的时代文化的褶皱。

  时代文化褶皱代表——西环广场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运动写照,新科技、新思维及新型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来新设计观念和建筑思潮。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地质构造运动形成自己褶皱美感,建筑语言必定也有自己的时代节点。比如表达时代观念,表达时代主流,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时代文化或精神终究决定建筑风格。

  西环广场便是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中诞生的。在大学生建筑文化节的交流活动中,学子们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据金融街建设公司黄旭明总经理介绍,位于西直门的西环广场,是由中、法、美三国设计师共同打造的大型综合建筑体。融合了西方建筑设计简约、新颖、生态科技等元素,加上中国北京历史城门构造文化灵感,不同文化共同筑就了西环广场鲜明的产品个性。用主设计师之一、法国APER总经理铁凯歌先生的话说:西环广场的建筑外形就像一个有着深远寓意的门,一座承载了历史的门,更是一座带来发展机遇和巨大财富的现代门户……今天,西环广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座兼有中外特征、融汇古今文化的标志之门,一座容纳了人们对建筑期待与时代文化运动回归的心理的褶皱山。

  西环广场优美的弧形建筑立面下,是人本思想的最集中体现。城市建设专家认为,人们在使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同时,还进行着不自觉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因为城市是有情的,建筑是有情的,环境是有情的,从人对空间的真实需求与感受出发进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在自然光线中办公一直是写字楼建筑规划设计的重点课题,西环广场以以人为本的生态智能化设计与国际同步,造就首例全阳光建筑。写字楼的四个立面全部采用高级LOW-E低辐射玻璃幕墙,钢化双层中空玻璃的厚度为8毫米,中空层12毫米,为欧美高档写字楼专用的先进材质,不仅将城市“光污染”减少到最低值,降低能耗,而且最大限度拥有采光面积。仅10.6米的进深,可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办公区域的任何地方,都不会因建筑形式及结构差异产生采光死角。

  同时为灵活满足各种企业的不同需要,西环广场写字楼采用了罕见的无标准层设计,呈弧型外观,自下而上,面积逐层递减;整层的最大面积近2000平方米,最小面积约900平方米;层高3.75米,最高可达7.65米。在这里,企业可根据集团建制的不同,整层或者整栋购买,对办公空间做出合理布局,量身定制专属的集团办公基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文化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并得以向前发展。首届大学生建筑文化节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期待中国建筑文化艺术实现新的一次飞越。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