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建筑在实用经济为主的前提下追求美观

2005-4-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74| 评论: 0

摘要: 要不要保留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我觉得无需争论,需要大声疾呼:实用经济占主要条件下的美观。现在要上下齐心,呼应这个政策,注意新的内涵。"3月29日,在中国建筑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上 ...
要不要保留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我觉得无需争论,需要大声疾呼:实用经济占主要条件下的美观。现在要上下齐心,呼应这个政策,注意新的内涵。"3月29日,在中国建筑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上,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对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后,阐述了他对我国目前应坚持的建筑方针的看法。
  汪光焘部长首先从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的高度出发,从针砭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流弊入手,提出探讨新时期建筑方针的必要性。汪光焘指出:应当看到,一些地方不注意建筑功能,不考虑经济实用性,盲目追求建筑形象,大有大错,小有小错,都有反响。一些地方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总体上结构安全方面还做得很不好。回顾过去走过的路,这些现象使建筑界、工程界、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建筑方针。我觉得现在已经有紧迫感了,必须对这一问题广泛讨论,尽早达成共识。
  在谈到"经济、实用、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汪光焘强调,我们的建筑方针是"经济、实用、美观",住宅应该面对广大群众,需求要为主要方向服务。工程界、建筑界、社会各界关注建筑方针,积极讨论参与研究,又一次体现了建设界对当前发展的关注,这使他很受启发。在建筑学会的文件当中有两句话是他非常赞同的,一句是"建筑不是一个工程,建筑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这让他想起在建筑师大会上李瑞环同志曾说过:"建筑是留给后人,反映当时的时代,当时的政治,当时的文化,同时又是对现实的一个记录。"另一句是"建筑方针是指导建筑活动在一定时期达到一定目标的指导原则",这两点他很赞成。
  汪光焘结合目前关于建筑方针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当前建筑方针的基本看法。他认为,目前的讨论主要有两类,一是将沿用经济实用在可能条件下赋予美观的内涵,赋予历史的新的内涵,要总结经验、看未来;二是有人建议在正确发展的条件下增加安全的内容,建议增加环保的内容等等。他觉得讨论建筑方针,主要基于5个基础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科学技术进步,这点很重要,我觉得它是讨论建筑方针的一个基础;三是经济体制,它对建筑方针有重要影响;四是政府和政策的环境;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也就是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都是我们要在建筑方针里思考的方面。
  实际上,我们的讨论都是围绕着五个问题展开:关于实用、安全、经济、美观、还有一个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交流的问题。他个人认为新时期的建筑方针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为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要建设经济型社会、经济与城镇结合起来,弘扬艺术文化、反映时代精神",这是我们讨论建筑方针的必须点。由此他理解"实用"两个字包容性很大,它不是使用;他认为实用首先应该服从以人为本,首位是安全,本质是使用。
  在谈到安全问题时,汪光焘特别强调,安全问题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安全;二是使用安全,这个问题要求很高,不仅是装饰材料还包括周围大气环境,建筑对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三是建筑环境安全,我归纳为场地安全。值得考虑的是,不能只停留在行业的结构安全层面上来探讨建筑的安全问题。
  汪光焘在谈到应正确处理好追求投资效益、继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推进建设领域的科技进步几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工程建设所使用的相关技术与工艺、材料与设备是建立在国家建设的标准之上,我们应当兼顾造价和建造的价格与维护使用的费用以全寿命周期使用为基本目标,而且要为"有机更新"创造条件,"崇尚节约,切忌奢华"。要讲究投资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对于美观,他理解为是建筑艺术的美,应当外观和内在空间相结合,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应当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要处理好传统风貌和外来文化的联系,处理好开放性社会和民族精神的关系。他曾经在全国精神文明委开会的时候,建议他们也要抓一抓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同时,他认为当前要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观念的综合运用要符合时代精神。不能说什么都是老的好,必须强调科技进步,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结合新的理念来考虑,以突出时代精神。汪部长还特别强调:"美观不是豪华,美观是以实用经济为前提的。"他还说,这个建筑方针要不要保留?其实就是关于建筑美观的问题。
  在对一些地方盲目追求高标准、追求精神领域的奢侈浪费提出批评的同时,汪光焘强调工程建设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不应盲目攀比。他指出,目前,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比较大,环境资源压力比较大,经济并不富裕。我们国家幅员广阔,地域差别太大,先不说东中西部的差别,就拿江苏来说,苏南苏北差距是6-8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现在还比较困难,这个差距更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必须知道要研究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他特别要强调指出,即便是富裕的地区,也绝不能牺牲环境资源来追求豪华建筑。
  最后,汪光焘表达了对全国的建筑工作者的期望:求大同、存小意,树立一个目标,形成一个共识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在发展中健康持续,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为国家建设创造好的前程。
  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齐让,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建设部原副部长、两院院士周干峙,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以及中国建筑界的大师、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就新时期的建筑方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会员大会还举行了第11届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会换届选举。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