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辽宁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辽宁馆是座“漂浮”城堡 整个展馆没有地基

2010-4-1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55| 评论: 0|来自: 网络

摘要:   最先让记者找到“问题”的地方,就是辽宁馆的水幕结构处,不经意间记者发现,这里的钢架结构居然都是“裸腿”的。这些钢架结构不仅没有深入到地面以下,就连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也有些许的活动间隙。起初记者以为 ...


  最先让记者找到“问题”的地方,就是辽宁馆的水幕结构处,不经意间记者发现,这里的钢架结构居然都是“裸腿”的。这些钢架结构不仅没有深入到地面以下,就连与地面相接触的部位也有些许的活动间隙。起初记者以为这仅仅只是“疏忽”,没想到第二处甚至多处地点都出现了相同的“疏忽”。


  为了印证猜测,记者撕下一页采访本上的稿纸,并用这页稿纸塞入钢结构的下面,没想到稿纸居然能够进入到下面去,更让记者惊讶的是,多处钢结构都是可以塞入稿纸的。辽宁馆施工负责人李市光工程师告诉记者,“这是正常现象”。



  据李工程师介绍,按照世博会的相关要求,上海世博辽宁馆项目绝对不能使用“一铁一钉”,就是要把辽宁馆整体建筑都悬浮在地面上,没有丝毫与地面连接的设施和保障措施。


  李工程师说,辽宁馆所在的位置位于中国国家馆地下一层省区市馆的东侧,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为490平方米。区域形状为矩形,长度29.6米,宽度16.3米,高7米。辽宁馆正对山西馆,北靠江苏馆,南临福建馆,北接吉林馆。


  辽宁馆的入口位于东南角。上海世博会相关施工监理方面要求,为了不破坏中国馆的既有布局和完整性,要求辽宁馆不挖沟、不打眼、不使用焊接设备,并且还必须使辽宁馆稳稳站。


  李工程师说,按照常理,一般的建筑都必须向地面下打基础,基础打得深地上建筑才会牢固。建筑物没有基础,就如同稻草浮在地面上,随时都有可能被外力“吹倒”。如果想稳固站立,就必须使用非常规的施工手段,这绝对是一项挑战。通过计算,没有基础的辽宁馆是可以建立的,但是对建筑用的钢结构材料提出了新要求。


  李市光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给辽宁馆的所有钢结构都穿上了“鞋”,二是使用铆连接和螺连接的办法。李工程师说,仅计算钢结构一项,设计图纸就比照相同场馆多出4-5倍的工作量。考虑到钢结构的滑动稳定性,还为所有的钢结构构件都定做了“合脚的鞋子”。李工程师说,所谓“合脚的鞋子”就是为钢结构构件安装橡胶防滑垫,当钢结构连接完毕后,从外观看不出橡胶垫的存在,同时也对中国馆的地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措施。


  铆连接和螺连接完全出于节能的考虑,李工程师告诉记者,焊接连接后的钢结构构件不容易拆分,只能一次性使用,同时还会给施工中的中国馆带来潜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而采取铆连接和螺连接不仅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还能够做到钢结构构件随时拆解。据有关人员透露,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辽宁馆将被拆解成单元,运回到辽宁后很可能再次组装,让辽宁馆在家乡再显风采。


  李世光告诉记者,更为核心的技术是“积木”理念,要实现“漂浮”、“穿鞋”,首先要使主体钢结构分单元焊接完成,每个单元之间采用连接件形式相连,使其整体受力平稳、均匀。内部地台采用分单元焊接形式连接组装,方便拆装搬运。地台上铺装防滑钢板。外立面采用异形铝板装饰,这样既体现出作品的整体效果,又解决了自重等问题,拆装也比其他材料便易。


  李工程师说,其实说得更加直观有些就是,小件拼成大件,如同搭建“积木”一样施工操作,而“积木”最小的结构单元就是在家乡辽宁准备好的。


  辽宁馆的外立面有仿真中华龙鸟,栩栩如生。内部装饰采用先进的投影水幕和大地球内置投影技术。环球影幕的球幕投影机暗藏在钢结构墙内,让人们有梦幻般的感觉。投影沙盘和四季变幻的灯光让人们耳目一新。在另外一区处采用了笑脸墙的制作方法,让观众的笑脸永远留在辽宁馆。整个展馆都是可拆卸的单元体,可以二次搭建,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 1
    • 2
    • >>
    • 共 2 页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