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把湘江沿线景观打造成旅游风光带

2013-1-28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8| 评论: 0

摘要: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麓;湘江发源于南岭北麓;莱茵河和湘江流域都有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故莱茵河被德国人称之为“父亲河”,湘江被湖南人唤作“母亲河”。 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 ...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北麓;湘江发源于南岭北麓;莱茵河和湘江流域都有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故莱茵河被德国人称之为“父亲河”,湘江被湖南人唤作“母亲河”。

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设想以来,湘江各项治理有序推进,湘江水质不断得到改善。近日,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向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对景观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对湘江岸线景观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挖掘、改造、优化和营造,真正激发湘江活力,充分展现湘江的魅力。

目前发展湘江水上旅游条件完善

株洲至长沙是湘江下游宽坦的河谷平原地貌,单调的岸堤景观几乎充满了游客的视野。受季风环流影响,两岸草地植被入秋即显枯色。

但随着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即将完工,通航条件的改善,发展湘江水上旅游的条件日趋完善。通过保护好现有自然景观资源,通过人工景观的再塑造,如橘子洲、月亮岛、兴马洲等相对优势,以及湘江两岸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完全可以打造成另一种休闲体验类型的旅游风光带。

建议水上旅游与岸上旅游良好互动

统一编制湘江岸线景观规划。并针对湘江风光带不同江段建设多种布局形式。随着长株潭三市沿江花园和高层建筑的兴起,观赏价值在随之加大,这一江段可以借鉴巴黎的塞纳河风光带和上海黄浦江外滩风光带,形成建筑博览型,长沙橘子洲可以按风景名胜地的开发原则,建成名胜洲滩型。

湘江水上旅游应与岸上旅游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互益的关系,尤其是与长株潭三市正在大力推行、市民呼声很高的沿江绿道建设和绿道旅游相互结合,要利用沿江绿道,将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历史城区、沿江CBD、特色小镇、特色小店、游船码头、休息驿站、旅游商店、绿化景观等游憩配套设施及景观设施串联起来,并与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绿道网,将岸上旅游与水上旅游有机结合,使湘江岸线景观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