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由多个部门联合发起的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已于5月底拉开序幕,并将持续到10月。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交通工程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陕西省水利厅负责全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西安铁路局、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西部机场集团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本系统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此举旨在及时发现和治理消除建设施工现场生产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非法违规行为将无处藏身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13项非法违规行为成为检查治理重点。具体包括:
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
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及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
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的;
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
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工程质量安全是检查核心
据悉,此次多部门联动均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采取严厉有效的措施,重点集中打击和整治以下行为:
建设单位规避招标,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单位的行为;
建设单位不办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等手续的行为;
施工单位弄虚作假,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转包工程、违法分包工程的行为;
施工单位不按强制性标准施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从事施工活动的行为;
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主要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制度规定的行为;
施工单位不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对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重点工程部位进行安全管理的行为;
施工单位不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作业规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对于此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省厅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专项行动,结合今年开展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年”活动、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筑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统筹安排,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建设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确保取得实效。通过专项行动的集中开展,强化法规制度落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