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莞一工地履带吊钢丝绳断裂致使3人受伤
摘要:7月8日下午,市轨道交通R2线旗峰公园站施工工地,一台履带吊在吊装挖掘机过程中发生侧翻,履带吊起重臂瞬间砸向途经该路段的三辆小车,致使3人受伤。 事发当天,砸车的吊臂被起重机吊离 事件回放 7月8日下午,市轨道交通R2线旗峰公园站施工工地,一台履带吊在吊装挖掘机过程中发生侧翻,履带吊起重臂瞬间砸向途经该路段的三辆小车,致使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市住建局和市轨道交通公司等部门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昨日,市安监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邀请各方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审查,预计最快仍需两三天时间才可能出结果。 调查: 涉事履带吊是租来的,有备案 在轨道交通施工中,履带吊是一种较常见的起重设备,用来吊起、移动钢筋、钢管等施工物料。涉事的这台履带吊,核定最大起重量可达55吨,但是起吊的物料,是一台重约9吨的挖掘机。但根据杠杆原理,最终能吊起多重的货物,跟吊臂货物的距离有很大关系,距离越近,可以吊起的货物越重,距离越远,能吊起的货物越轻。以这台涉事履带吊为例,如果想要吊起55吨的货物,则货物距离机器只能在3米左右,如果是30多米的距离,那么就只能吊起三四吨的货物。事发时,该台履带吊有无超载,有待进一步核实。 另外,涉事履带吊本身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市安监站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涉事履带吊是从深圳一家公司租来的,今年4月就已在东莞有关部门做了备案,符合相关要求。这位负责人坦言,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类似操作失误、保养维护不当或意外的可能性都有。 据了解,事发时,在履带吊驾驶舱里操作的司机反应及时,在履带吊侧翻的瞬间跳出,幸运逃过一劫。 市安监站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据司机和现场施工人员反映,事发时,履带吊上有一根钢丝绳断裂,很有可能是钢丝绳的断裂引发了侧翻事故。但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一说法目前还在核实调查中。 分析: 施工场地是否符合履带吊要求? 据施工方项目经理辜长军介绍,龙门吊、履带吊在地铁施工中使用普遍,大多都是从施工设备公司那里租用的,理论上看,这些起重设备安全性能没有问题,但如果使用租来的起重设备,一定要在设备、人员、场地三个方面严管理、严把关,不留安全隐患。 首先,起重设备平时一定要做好维护保养,哪些地方老化了,损坏了,都要及时维修和更换,而进场施工前,也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设备检验。 其次是人员,包括起重设备驾驶舱里的司机是否是持证上岗,有没有相关资质,都要严格审查。另外,施工现场还需有专人监理,跟踪查看起重设备吊重物的过程,提供指导的同时,严格把关监管。 辜长军还强调,履带吊对施工场地的要求特别高,履带吊工作时所处的基础底座,四个角要非常平整,坡度不能大于1%,否则就会有侧翻危险。 目前,事故场地是否符合履带吊施工要求,还需调查。 R2线 全线大检查 原则上,起重吊装设备 今后只能在夜间施工 昨日,市轨道公司再次通报R2线旗峰公园站“7.8”履带吊侧翻事故处理情况,连夜召开三个紧急会议,传达市领导指示精神,部署伤者治疗、事故调查及R2线全线安全大检查等工作。 通报称,将对伤者进行全面医治,直至他们痊愈出院,并做好责任认定和后续理赔工作,确保伤者利益;将深入调查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并在R2线全线进行通报,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强化现场安全教育、持证上岗、按章操作,确保R2线工程建设生产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市轨道公司还称,将对R2线全线所有起重吊装等特种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求施工单位,凡有起重吊装作业,必须经监理、市轨道公司重新审核现场作业方案,经确认现场作业条件后方可实施,且原则上须在夜间施工,以减少社会影响。 “网传死3人”吓坏家属 3名伤者目前已无大碍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东华医院探望前日在吊臂砸车事件中受伤的3位市民。目前,3人均已无大碍,但身上仍有多处部位有疼痛感,院方正在做进一步检查。 在东华医院11楼脑神经外科病房内,当日坐在皮卡车副驾驶座位的刘先生,斜倚在病床上,妻子小陈挺着大肚子坐在一旁。 刘先生因头部受伤,当日进院时,神情有点恍惚,但仍不忘叮嘱亲人,千万不要告诉怀孕中的妻子,“怕她担心”。 刘先生的妻子,是皮卡车司机陈先生的亲妹妹,已怀有7个多月身孕。她告诉记者,直到昨日下午6点多,她才从婶婶那里得知哥哥和丈夫住院的消息。“婶婶当时也仅仅只是说他们两个住院了,没说具体原因。我当时也不敢问,非常担心。”小陈说。 从医生处,记者了解到,刘先生已被确诊为脑震荡、鼻骨骨折和头皮裂伤。“目前来看,伤势不算非常严重,但脑震荡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医生说。 在骨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另一位伤者、皮卡车司机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莞城承包了一个小工地,妹夫刘先生是工地上的电工。事发时, 他俩开车去加油,到加油站才发现都没带钱,于是又开车返回。 “没想到在等红绿灯时出事了。”陈先生说,随后,这条消息在网络上疯传,说至少有3人当场身亡。 对于网上谣言,陈先生说,“太害人了,我们亲属看到后,紧张得不得了,特别是我女友,特地请假从惠州赶过来,直到确认无碍后才离开。” 另一位伤者杨先生正在另一个病房和亲属聊天,看上去情绪不错。杨先生说身上多处仍有疼痛感,颈椎部位最严重,扭动很困难。 据医生介绍,陈先生和杨先生都是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杨先生肺部在事发时受了点挤压。记者采访时,杨先生不时咳嗽,说感觉胸闷。 记者问及有没有什么赔偿要求,3位伤者均表示,目前没想那么多,相信施工方和相关部门会妥善处理此事,现在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伤势问题。经历此事后,他们越发觉得生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