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号方案规划设计图

6号方案规划设计图
近日,广州国际金融城三优胜方案已正式出炉,分别是:三号方案、六号方案、七号方案。此次广州国际金融城的专家评委组阵容强大,包括了“国宝级”规划专家和美国日本等国熟悉各国金融城设计的“洋专家”,最终方案将吸取各家优胜方案的优点。 除了早前透露的将采用过江缆车和空中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外,此次三优胜方案还无一例外的,在靠近昊天化工厂附近规划建设了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地标摩天大楼,预计将超过珠江新城最高楼,成为广州第一高楼。三个方案中最高的地标高度达到600米,与广州塔高度媲美。
优胜方案看点
3号方案:岭南岛·世界芯 规划600米最高楼与财富之门 3号方案亮点 “彩带”双螺旋桥 在金融港上搭建一座舞动的桥,如同新加坡的双螺旋桥,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步行环境,也是游人必到的旅游景点。从效果图上看,这座双螺旋桥尤如一道彩带。方案沿珠江塑造了四个风格各异的岭南岛,与位于白鹅潭的沙面岛交相辉映。 三号方案提出了要建设与悉尼达令港相媲美的广州国际金融城,与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共同组成世界级的中央活力区CAZ(Central Activity Zone),引领广州建立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代表广州参与全球城市竞争。此次三个优胜方案都提到员村地区沿河涌到黄埔大道、约在昊天化工厂的区域内建设超高摩天大楼地标建筑。其中,三号方案的地标大楼是最高的,达到了600米,高度与广州塔“小蛮腰”媲美。 从效果图上看,方案还提出在棠下村附近建设财富之门。从形态上看,与此前新中轴线南段提出的岭南之门也有呼应感觉。
金融城可预办离境手续
方案提出金融城应构建“往外走”的高效交通,依托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提高金融城通行铁路站点和机场的效率。2012年底开建的广佛城际轨道佛山西站到广州南站部分线路未来将北延至广州白云机场,该环线从金融城核心区穿过,可设计在金融城核心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枢纽中设置广佛城际轨道线站点,使得金融城核心区可在10分钟内直达广州南站,20分钟内直达白云机场候机大厅。借此,金融城办公的人们能畅快便捷地接驳到世界交通体系当中,缩短了广州金融城与世界的“时间距离”。金融城内,还设市区预办登记离境手续。 内部交通方面,拟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接驳,出租车和水上客运为补充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争取将私家车出行控制在20%以内,并保证城内能在10分钟内完成任何公共交通方式的转换。考虑到黄埔大道、临江大道、科韵路和车陂路等过境车流量大,对金融区内商务活动干扰严重。方案建议通过道路局部下穿,引导过境直行车流通过隧道穿越金融区,将过境车流与入境车流分离,提高车行效率。
天河公园湖泊连通珠江水
方案还提出,梳理出棠下涌、车陂涌两条连接火炉山和珠江的河涌,同时将天河公园内的湖泊与珠江连通,构筑起“山-河-湖-江”的生态系统,从而将金融城纳入重构后的岭南水系。 方案设计线网分布的滨水绿地具有极高的均享性和连续性,使绿地步行半径缩小在200米以内。人们2分钟内可到达邻近的滨水公园,真正实现出门见绿的目标。此外,滨水绿地上有湿地活水公园、摩天轮、茶园、药草园和木棉公园等文化、休闲设施。
6号方案:水绿相间·城岛相容
“双塔“地标超越珠江新城 6号方案亮点 退台式建筑群 城内的建筑高度采用退台式的控制措施,从沿江向腹地,建筑高度依次变高,形成退台式建筑格局,确保每个地块的建筑均可以看到江面。 6号方案提出的特色是“水绿相间·城岛相容”,一个绿色、人文、繁华和科技的城市地区,以金融办公为主线功能,其中还策划了南方文化传媒中心,配置了24小时商业服务区、居住、金融文化论坛等多功能组团,通过立体化的土地混合利用,在垂直空间上寻求更多的功能组合,创造一个具有活力的中心地区。 方案提出,城内的建筑高度采用退台式的控制措施,从沿江向腹地,建筑高度依次变高,形成退台式建筑格局,确保每个地块的建筑均可以看到江面。从效果图来看,层层升起的高层建筑簇群,伴以从延续火炉山到珠江的水脉,绿色地标与琶洲塔隔江相望,凸显广州水城、花城、绿城的城市意象。 区域内最高的名为“交易中心”的地标性塔楼达到了580米,而与其呼应的还有一栋名为“珠三角企业运营中心”塔楼,高度为500米。这与珠江新城“双子塔”概念相似,但高度有所超越。目前最高的珠江新城IFC高度为440米,正在建设的珠江新城东塔规划高度为530米。
步行5分钟到公交站和公园
六号方案规划形成三大公园式的公共服务中心,不仅有强大的金融机构体系,而且还具备完善的可达性及机动性交通配套支撑的服务系统。据悉,新规划的20号线将建立广州金融城与新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南站之间的直接联系。规划的环形轻轨系统将金融城东区、西区与珠江新城CBD串联起来。通过临江大道、黄埔大道的改造,完善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将过境交通与区内交通分流。总体来看,未来金融城内80%的机动车出行将由公共交通满足。 此外,该方案还力求在金融城里的每一个开发地块步行5分钟的范围内,均可到达公交站点和城市公园。
湿地公园等可减40%能源消耗
按照六号方案设想,金融城内将全面推行建筑节能措施,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外遮阳系统、屋顶绿色以及节水设备、自然采光调控设施、智能能源管理设备,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实现低碳高效。 其中采用了7种先进的智能生态技术支撑金融城的建设,包括分布式能源站、信息中心系统、智能电网、湿地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利系统、垃圾分类与固体废弃物真空运输。这项智能化的举措将会为金融城减少40%的能源消耗、减少50%的用水量、减少60%的填埋垃圾和减少45%的碳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