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项目管理复习资料——施工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主要包括: (1)施工成本预测;(2)施工成本计划;(3)施工成本控制;(4)施工成本核算;(5)施工成本分析;(6)施工成本考核。 一、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二、施工成本计划: 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它是该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施工成本计划一般下有以下三类指标: (1)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 (数值);(2)成本计划的质量指标 (比值);(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 (差值)。 三、施工成本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四、施工成本核算: 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和实际成本归集所依据的工程量增色应是相同的数值。 对竣工工程的成本核算,应区分为竣工工程现场成本和竣工工程完全成本,分别由项目经理部和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核算分析,其目的在于分别考核项目管理绩效和企业经营绩效。 五、施工成本分析: 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象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其是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 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要针对分析得出的偏差发生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 成本偏差分为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计成本偏差。 六、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指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 成本考核也可分别考核组织管理层和项目经理部。 施工成本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 更多推荐: ·2014年一级建造师辅导课程火爆招生 立即抢购>> ·【视频版】2014年一级建造师新版教材改版视频 ·【文字版】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第四版变化汇总 ·网校告诉你:2014一级建造师实务专业如何选 ·一建高含金量模拟题,用手机就可以!立即下载>> 2014一建辅导课程、辅导书热销: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