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景观 查看内容

北京启动道路两侧绿化工程 因地制宜景色多变

2012-4-1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80| 评论: 0

摘要: 图为火炬树 图为连翘 随着天气转暖,北京市今年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相继启动,据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工程师介绍,经过常年尝试,目前适宜本市路边绿化的植物达百余种,其中辛夷树、 ...

图为火炬树

图为连翘

随着天气转暖,北京市今年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工程相继启动,据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公路养护处工程师介绍,经过常年尝试,目前适宜本市路边绿化的植物达百余种,其中辛夷树、野牛草等新面孔将在郊区公路旁露脸,曾风靡一时的冷季草则逐渐“退市”。

因地制宜种树

据相关专家介绍,以前植树单纯讲究整齐,每隔6米栽上一棵,无论走哪条路都是一排“绿色士兵”,路边种植的基本就两种树,柳树和杨树。今年的绿化工程将开展的"仿效自然"生态绿化试验。不仅是数量多了,品种也变多了。曾经的"高级树"都下乡了。比如国槐、白蜡逐渐变成了路侧常见树种,银杏、元宝枫、法国梧桐等原本在城市重点道路栽种的景观树种在重要节点也会出现。再加上现在种植的低矮灌木、各类花卉等,用于北京道路两侧的植物种类超过100种。

据路政部门表示,种类多了,种植的时候却并非可以随意选择。每条道路绿化前工作人员会仔细研究道路周边的土壤环境、气候特点、地下水位高低等,做出完整的规划方案,因地选树选苗。比如路肩、高压线下、沙坑里就常组团栽种金银木、天目琼花、大花秋葵等,形成秋冬景观。边沟、边坡等处,则多种植沙地柏、地锦等,有效地保护公路路基。

依据每条路段的地理位置不同,栽种的植物品种也是千差万别。这样因路栽树的做法,不仅可以保证植物的存活率,而且避免了千路一景的尴尬。据专家介绍说,山区公路两旁,耐瘠薄、抗旱落叶树就比较多,重要节点还会栽种一些松柏树。没有在山区公路大面积普及松柏树,主要是考虑到造价问题,以油松为例,一棵树的育苗时间要长于其他树种,而且造价是普通落叶乔木的四到五倍,但由于观赏效果好,所以在道路的重要节点选择用这款树点睛。相对而言,平原地区采用的植物种类会更丰富,近年来新增加的品种包括珍珠梅、木槿等。

本土野牛草赢了北欧常绿草

除了绿树,道路两旁的颜色来源更广泛。据专家介绍,近年来,一些不适应北京生长的植物正在从道路两旁消失。

原来,本市道路两旁曾大量种植北欧引入的冷季草。由于质地细弱,颜色光亮鲜绿,整齐美观,尤其是再生力强,抗修剪,绿期长,本市曾将其在道路两侧广泛“普及”。然而一段时间后,路政养护部门发现,这款草养护起来太困难。长得快,最勤的时候一周就要修剪一次;喜水,要是赶上总不下雨,一周要灌溉两三次;并且容易得病虫害。

如今,一种土生土长的本地草野牛草逐渐代替冷季草。这种草适应性强,喜光,亦能耐半阴,耐土壤瘠薄,具较强的耐寒能力。这种草一两年修剪一次就足够了。每年浇水两次就行,一次是春天返青的时候,一次是冬天来临前。不过这种草绿期相对较短,秋天容易变黄。为了能"中和"这种缺点,专家称一般在种植这种草的时候,会配套种植一些常绿的植物,尽量让路边显得有生机。

市交通委路政局养护处副处长介绍说,今后,本市将分步实施公路植被生态建设和生态养护,初步实现公路生态绿化目标。开展“仿效自然”的生态绿化试验,借鉴生态恢复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恢复公路沿线植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花草,其实都是自由撒种,而不是以往的按排播种,为的是还原自然。这样做,不仅使绿化设计与周围景观协调,起到美化环境作用。而且,有助于合理科学用水,工作人员在保证公路安全的前提下,会尝试修建设施,利用雨水进行灌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