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景观大师彼得·拉茨学术报告在京举行
为加强风景园林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博会开辟了大师展园,中国风景园林网作为大师园的组织单位,邀请了皮特·沃克、彼得·拉茨、三谷徹等世界著名的风景园林大师创作展园。二月份开始几位大师将陆续来京,现特在大师来京创作之际举办世界风景园林大师专场学术报告会,在活动中,大师将与我国风景园林界专家、企业、媒体进行现场交流互动。 活动安排: 承办:北京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世界园林杂志 时间:2月24日9:30-12:00 彼得·拉茨专场学术报告会 时间:2月24日14:00—17:30 对话与专访 拟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华中农大副校长高翅,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刘滨谊教授,清华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杨锐教授,与彼得·拉茨先生举行对话,以及媒体专题访谈活动。 嘉宾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 地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媒体支持:新华社、新华社电视新闻中心、人民日报、人民网、经济日报、搜狐旅游、网易土木在线、筑龙网、中国建设报、中华建筑报、中国住宅设施、中国园林杂志、中国环境报、中国建设资讯网、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网、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花卉园艺杂志。 人物简介: 德国景观大师彼得·拉茨 彼得·拉茨(Peter Latz)是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用生态主义的思想和特有的艺术语言进行景观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68年,拉茨在德国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1973年担任了卡塞尔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1983年担任了慕尼黑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同时还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设计理念: 拉茨认为,景观设计师不应过多地干涉一块地段,而是要着重处理一些重要的地段,让其他广阔地区自由发展。景观设计师处理的是景观变化和保护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利用在特定环境中看上去自然的要素或已存在的要素,要不断地体察景观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总结它的思想源泉,从中寻求景观设计的最佳解决途径。 拉茨对传统园林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本着"应该学习借鉴,但是不能照搬"的态度,寻求着适合场地条件的设计。 他的作品始终贯彻生态的思想,同时与艺术完美结合。他尤其擅长用生态的手法,巧妙将旧工业区改建为公众休闲、娱乐的场所。他的作品为世界许多旧工业区的改造树立了典范,在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影响广泛。 代表作品: 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 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坐落于杜伊斯堡市北部,这里曾经是有100年历史的A.G.Tyssen钢铁厂,改造前公园一片混乱。拉茨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构筑物,甚至是矿渣,将现有的混乱公园整合为新的景观。拉茨在收集了所有可利用的元素和信息后,将它们归类到互不干扰的系统,依照高度的不同划分,形成了水系、道路、高架步行道和景观斑块,使它们各成系统,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保留有用的信息和要素,建成后的公园以颜色来区分:红色代表土地,灰色和锈色区域表示禁止进入的区域,蓝色表示为开放区。各个系统独立存在,只在某些点利用视觉、功能或者仅仅是象征性的元素连接起来。 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平面图 杜伊斯堡风景园公园实景 废旧的工业设备形成的景观 金属广场 |